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

用户头像
来自湖南工业大学-姚晴晴发布于:2019-04-08 23:22:36
“许玉兰,我老了,我以后不能再卖血了,我的血没人要了,以后家里遇上灾祸怎么办……”当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再也抑制不住我的泪水,这是许三观对这个家庭的爱,是他朴实中透露出的那份身为一家中男人的最沉重的责任感。 曾在某处看到这样的评论,余华的小说是塑造英雄的,他的英雄不是神,而是世人。但却不是普通的世人,而是违反那么一点人之常情的世人,就是那么一点不循常情,便成了英雄。 许三观也是如此,他是众多卖血人中的一位,在小说塑造的那个世界,卖血是如此的正常,而许三观的卖血在如此多的人中是那么的不寻常,在面对着不是自己儿子的一乐的时候,他的心情是极为复杂的,他对于这个儿子是排斥的,但是当一乐打伤人他卖血赔医药费,当一乐病重,为了筹钱治病,他一路卖血到上海,算是历经千辛万苦,对抽血的人说我这去救我儿子,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能让一个男人心甘情愿宁愿伤害自己的身体也要去救治不是自己的孩子呢。这是文中最大的矛盾点,也是最能体现许三观这个小人物之所以不平凡之处。 余华所写的书总是让人压抑悲情,许三观也是如此,在一个社会中,竟觉得卖血是可以解决灾难主要方法,而这种方法却被当作一种固有的认知,这种社会是有多么绝望,而整部小说的温情之处便是许三观的爱,他的爱是跨越了血缘的爱,无论是在家中没有粮食时,他用说的方式替大家解馋,还是为了维持这个家,保护这个家的人,不断的去卖血,处处透露出令人心酸的温情。 许三观他只是一位无知的朴实的甚至让人哑然失笑的人,但正是这个可笑的小人物形象,做出了令人震撼的行动,给读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让读者潸然泪下,这本书中的每一个人都不是单一的形象,他们都具有复杂的多面性,这便是余华的高明之处吧。 这本书带来的感受远远不止这些,但奈何本人许久未曾写过读后感了,所写过程时时无处下笔,语言匮乏到无法充分表达我的想法, 愿观者见谅。
点赞 (0)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