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文化苦旅》
对于那些老师推荐的名著书单,我向来是不感兴趣也读不懂的。最初遇到《文化苦旅》这本书籍是在初二那年暑假,语文老师布置摘抄美文美句后,不经意在书房书柜上看到了“文化”二字,便开始了一场苦旅。
说是苦旅真算不上什么夸张修辞,在搜刮着美词美句时,渐渐被文中的故事所吸引,翻开第一章,你放佛能看到一个老人跪在王圆箓前祈求着不要、不要,祈求他住手,祈求他守护好中国的敦煌石窟……满以为这本书大概也就是这样了,一篇又一篇的故事如同睡前故事一般,读个爽快!
但渐渐地,一遍又一遍,读不懂!读不下去!至高二期间,都曾尝试过阅读,却都又半途而废,《文化苦旅》仿佛一颗石头堵着喉咙,嘶哑着想诉说着什么,却又隔了一层膜,难以理解。
人生苦旅恰似这本书一般,一直我都是一个旁人看戏,而那年高三终是成了戏中人,枯燥反复循环的高三复习总是让我如同疯魔了一般,痛苦而不知所措,周末回到家中想把自己埋在被窝中就不出来,浅绿色的封面上淡淡的墨黑文字“文化苦旅”映入眼帘,阳光暖洋洋地照在上方,再次,我伸出了手。
这一次我翻开了自序,一位老人站起身来,离开案头,换上一身远行的装束,推开了书房的门,一步一路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带领着我慢慢看着那沉重的人文山水……在西天凄艳的晚霞下,我看见了王圆麓,那个敦煌石窑的罪人;在罗池庙里,我看见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我看见了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的李冰,在天柱山我看见了华发苍然的苏东坡……
《文化苦旅》之于我就像露珠之于沙漠中的亡者,就像一杯清茶,在尘世中给我带来短暂的宁静,至今我依旧只读到了洞庭一角,平时我喜欢反复翻阅着,在烦躁亦或是无法宁静时,则品一杯清茶、读一章《文化苦旅》。
因为对这本书的喜爱,我第一次对余秋雨先生也就是本书的作者感到如此大的,兴趣,那将是一个怎么样的老头,实则我经过查询逐渐了解余秋雨这位先生,那是一位满头黑发的先生。
“报纸上说我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苦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凉,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是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人生本就很长也很苦,庆幸在最开始的时候遇上了你,一杯清茶《文化苦旅》,愿能坚持初衷,沉浸在文化之旅中度过自己的人生之旅。
点赞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