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形势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苏玉珊发布于:2020-05-19 11:53:42

一、.当前就业形势分析:疫情对于我国整体经济的冲击
截止到2019年12月,针对高校生的网上发布职位数中,需求量排名前十的热门招聘行业依次为:房地产、互联网/电子商务、教育/培训/院校、计算机软件、金融/投资/证券、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贸易/进出口、保险、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化妆品)。
相较于2017与2018年,表现相对平稳的是:教育培训、互联网/电子商务、计算机软件、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及科技产业。

二、当前就业形势分析:专门人才素质未达标
我国高等院校近年来毕业生大增,但是专门人才的素质不能适应需要。据2000年《洛桑报告》称,在我国“合格工程师可获程度”以及“合格信息技术人员可获得程度”两项指标,在30多个国家中均属倒数第一位。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高等教育中“重分数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的弊端。
世界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称:尽管中国每年有600多万大学毕业生,真正适合到跨国公司工作的估计在16万人左右。大多数毕业生缺少项目实践,或英语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当前就业形势分析:供求分布不均
1.我国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且短时间之内难以改变。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就业机会也越多,发展空间越大,导致高校毕业生倾向于在城市、在东部地区、在高收入行业求职就业。
2.制度上存在障碍。现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与市场就业机制还不完全适应。以干部身份和户籍为基础的管理方式与社会劳动力资源的统筹管理不协调,导致就业机会不均等,就业政策不平衡,毕业生在地区之间、企业与机关事业之间流动仍然存在障碍,毕业生身份转换困难,就业渠道不畅通,进一步加剧了结构性矛盾。
3.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需要大量毕业生,但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发展空间较小,部分企业用工不规范,对毕业生吸引力有限;基层教育、医疗、农技等部门急需人才,但由于编制限制等原因,吸纳毕业生能力有限。

点赞 (0)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