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一心向党,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大学生,在今年十月份,终于如愿以偿参加了文新学院第47期党校的学习。经过了完整的党校学习,我心中对党的认识更深了一步,自己入党的决心也愈加坚定。
最初的我是迷茫的,不知道入党是为了什么。可能是模糊不清的信仰,可能是长辈口中的光荣,可能是毕业后的就业保障,总而言之,入党的动机和目的尚未清晰。我只是觉得,人活着应当有个信念,有可以放置自己的地方,应当有目标地活着,而不是惶惶终日,淡然一生。生命应当有它的厚度,而不是薄如纸张。因此回忆我的身旁,高中时作为党员的老师主动身赴对点扶贫地区支教,家中身为党员的长辈,也常常下乡做扶贫工作,在这一系列为人民服务的活动后,我看到他们脸上挂着微笑,个人的价值仿佛得到了实现。我意识到了,入党不应当是谋私的途径,入党给我们的,更应当是把自己奉献给国家,给社会,给人民的机会。
因此我选择了参加中国共产党,我渴望能够像我的老师、我的父辈一样,能够为人民群众奉献自己的一份光热。在完整的体系化学习中,我深刻认识到了共产党的性质与宗旨,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的光辉历史,体会到了党内富有民主色彩的组织制度,严明的纪律和优良的作风,认真学习党章知识,践行党章要求。而最让我印象深刻,在我脑海中留下深刻烙印的,还是杨继诚先生作为一名党员,用其一生去践行自己的身份。
作为参加过“一二九”运动,经历了延安时期的老党员,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三年困难时期,勇挑重担建设四川农机学院,面对校址都没有的现状,杨继诚先生不畏艰辛,迎难而上,恰是践行了铁人王进喜“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党员信念。杨继诚先生奔波于内江、自贡、宜宾、彭县等八个县市,坐着煤车辗转,最终找到四川农业机械化学校的旧址。四川农机学院才最终有了安身之处,而招生与招师也是困难重重,但杨继诚院长在办学过程中正确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坚持用人长,在工作中对各老师也能够做到一视同仁,在那个特殊时期,人们对于党的总路线、*、人民公社运动多少有些不良情绪,发牢骚说些不满意的言论。而作为一名党员,在那个时候也能不给人扣帽子,不上纲上线,而是善意提醒,及时地维护了党的形象。看杨继诚先生的一生,虽是富裕的出生,有着优渥的条件和环境,却主动身赴延安,克服恶劣环境,成为党员队伍的一份子,再到后来的四川农机学院建校历程,杨继诚先生的一生都在实践他作为党员的信念,履行党员的义务。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渺小的,而无数的尘埃为了同一个信念而汇聚,那便会成为一颗耀眼的星辰。中国共产党便是这样一颗由数千万党员汇聚的星辰。而作为个人,我们每个入党积极分子都应当像杨继诚先生那样,以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履行作为党员的责任,杨继诚先生、包括万千名优秀的党员,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让我们接过他们手中的炬火,传承党员的信念。
而回顾我自身,在过去一年的学习委员工作中,我积极联系老师与学生,成为他们之间的纽带,对老师布置下的任务也积极地去完成。尽管我是这样微小的一个个体,但也为自己能为班级同学和老师服务而高兴,看到他们认可的眼神后,我更高层级的需求也得到了满足,让我感受到了存在着的生命的厚度与质量。
而现在的我不再只是一名共青团员,而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反观现在的我,仅仅做到这样是不够的。因此我这学期竞选了班长,希望能为老师和同学做更多的奉献。党的纪律让我知道,作为一名班干部,应当始终把同学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不能一碗水端不平。同时我的成绩差强人意,这也是完全不行的。作为一名学生,我应以学习文化知识为本职工作,加强学习上的投入,取得优异的成绩,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成为班上同学的榜样。还有需要认真学党史。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指示。在学史过程中,更加理解自己作为党员应当成为的样子。
入党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入党是一辈子的事。杨继诚先生为代表的千千万万优秀党员激励着我,用一生去践行党员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