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佳忆(党校第47期学员)
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党校学习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党校的集中学习告一段落,短短的几周时间跟着党校老师一同走“完了”党的百年历史,与同学们一同学习了党不断改进不断发展完善的党章、制度,对我们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入党的决心。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的转折点上,我有机会成为了西华大学党校第47期学员,是幸运,幸运赶上了我们党在历史社会发展上的好时期;是责任,它也让我明白了肩头的那份属于青年人的为社会主义贡献力量的责任;是希望,是作为青年人勇担时代大任,将自己与国家社会紧密相连,不懈奋斗,努力向上。
还记得第一节党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院长万远英老师给我们上的课,她问我们“为什么要入党”其实那时的答案并不清晰。只知道小时候爷爷奶奶那辈总说共产党好,总说是因为共产党我们现在才过上了现在美好幸福的生活,再后来逐渐长大,党就成了电视上那一部部红色经典电视剧的主角,成了历史书上那一排排的丰功伟绩,成了政治书上新时代发展进步的行动指南。上个假期实习的时候,我参加了“逐梦计划”大学生返家乡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街道兼任团委副书记一职,跟着街道的老师们深入基层,深深领悟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那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见证了我们党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改善着基层老百姓的生活。依稀记得那时我在家乡的疫苗中心服务点做志愿活动,每天不论有没有人来打,疫苗中心总是雷打不动的从八点开门到下午六点结束,在一批疫苗结束后,为了全面掌握疫情防控的情况和疫苗接种的具体情况,整个街道八个社区开展了两天一夜的入户摸排活动,社区街道的工作人员们大多都是党员,他们穿街走巷,穿梭于各个楼栋之间摸排统计,不怕苦也不怕累。统计数据的工作按时完成后,街道根据摸排情况有针对性地对于那些行动不便、不了解疫苗政策的还未打针的群众们提供了“疫苗上门”的服务,看着这些真正惠民利民的政策和举动,内心的激动和感激之情久久不能平息。入党的念头不断在心里扎根,也许答案很简单就是: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也要为人民服务!上党课期间,党员老师们给我们授课,这一百年的历史画卷在我们眼前展开,有的是从内心油然而生的一种震撼之感,加上老师们结合自身经历的有感而发,党变得鲜活起来了,不再遥不可及,而是与我们息息相关。“为什么要入党”的答案也清晰了起来:我向往党员干部那种忠诚干净担当的品质,敬爱党以人为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所以我渴望成为党的一员,为人民的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党校期间的最后一堂课最令我印象深刻。授课的老师是西华大学原党委书记秦昌明教授,老教授以自己在西华的六十年为题结合自身的经历深刻的展现了一名基层党员扎根基层,不怕困难,勇敢争先,刻苦奋斗的历程。他说他刚来学校的时候,整个学校仅有不足80亩土地和五幢低矮的三层土木结构的楼房,什么都没有,而且教学环境和住宿条件非常差,各种物资严重匮乏,全校师生生活极其困难。在首任院长杨诚的带领下下,青年的他和同事们迎难而上,一边寻求上级帮助,以解决办学困难;一边利用课余时间在实验农场的土地上亲自劳作,种植蔬菜,改善生活,最终闯过了难关。如今西华大学已经发展成为是一所工、理、管、法、经、艺、文、教、农、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四川省属综合性大学离不开这些基层党员老师们的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秦昌明老教授的经历诠释了“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西华精神,更是他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始终做到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党校老师们对党章党史深刻的阐释,让我更加端正了入党动机,更加坚定了入党的信念,也让我明白追求入党的信念必须持之以恒,始终以饱满的政治热情,为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坚持不懈地努力。作为青年学生,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要进一步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坚定理想信念,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
点赞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