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上出现一个新词——自鸽选手,火速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想必对鸽子的第二重含义,大家都熟悉得很,那么“自鸽”为何物?
自鸽选手,是指那些狠起来,连自己鸽子都放的人。自鸽选手根本轮不到别人放他鸽子,自己就能把自己骗的心服口服。不少人纷纷表示“这是我本人了”,也有人一语道中“这不就是重度拖延症患者吗”?
的确,自鸽选手大都自制力差,无法约束好自己。连我们的胡适先生也深受其害,不信?看看《胡适留学日记》就知道了。
- 什么是拖延症?
有调查显示:
- 目前中国有80%的大学生和86%的职场人都患有拖延症
- 50%的人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开始工作
- 13%的人若没有人催,不能完成工作
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严重的拖延症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并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一旦出现这种状态,需要引起重视。
- 我们为什么会拖延?
先提取几个关键词:诱惑 压力 逃避 懒惰
关键词:诱惑 压力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想想倒是挺符合在高压状态下的自己,一边忙碌于完成各式各样的任务,一边看着窗外的灯红酒绿。这时,大脑便开始开小差,效率越来越低,于是,伴随着的拖延情绪也随之而来。
在内心不断纠结和自我催眠中,便抱着“今天效率太低,需要放松一下,任务就交给明天的我来做吧”的心态。最后成功说服自己放下工作,开始娱乐。
关键词:逃避 懒惰
“计划很丰满,执行很骨感”。很多时候,拖延就是逃避问题和懒惰。要么是把横在面前的困难放大,望而却步,要么是主观将困难缩小,抱着能拖一天是一天的心态找各种借口逃避。
3.如何终结拖延症?
战胜拖延症并不容易。
这不仅因为拖延症背后根深蒂固的信念和行为习惯很难改变,还因为战胜拖延症要求我们有所行动,可拖延症本身就是以不愿行动为特征。
而或许,拖延症根本不用摆脱,你要做的,就是掌握方法,与它好好相处。
- 制定计划
行动是拖延症患者的死穴。拖延症患者在行动前做计划的时候,他们喜欢用一种模糊而且不考虑现实和细节的方式来计划,所以他们的计划最后导致他们什么都做不成。拖延症患者的计划就是行动者的噩梦:计划里的事都看着令人毫无欲望。但是事物的另一面,有效的计划反而能够帮助你成功地完成任务。所以,让那些模糊不清的任务变得清晰起来是个重点。目标就像是一个项目经理,计划是他手下的小组长,计划是而任务就像是小组长所管理的员工。让模糊不清的任务变得清晰就像是小组长给每个员工分配任务,然后员工们各司其职,提高学习工作效率。有效的计划让拖延症患者不在看着令人毫无欲望,相反,可以看得见的进展所带来的成就感会促使着他们去完成。
2.开始行动
并不是拖延症患者不喜欢“行动”这个概念。他们看着自己日历上面搬砖的计划,心里想着“太好了,一定很有意思”。而在行动时却早已忘了满腔的热情,开始变成行动的矮子。
其实行动就像是一座游乐园,”入口“是你正式开始着手于任务。这个意味着你必须放下手里一切的那些不重要的事情,屏蔽一切干扰,并且马上开始学习工作。就像你进入游乐园是为了释放压力,就得先抛开所有的烦心事。但这是最难的一部分,这个时候你一定要坚强,当你已经开始学习工作,你就消磨了玩乐的一部分意志。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一旦有了进展,你的成就感和自尊心都会得到增强。更具体的效果就是,你发现拖延的欲望暂时消失了。你继续坚持,不知不觉中发现,学习工作已经完成了,就好像已经走到了游乐园的中心,所有的游乐设施都在你的周围,任你选择,而所有学习工作,也开始拨云见日。
3.积极反馈
其实反馈,就是你向自己证明,你可以做到。你需要向自己反馈学习工作,告诉自己已经完成了多少,你需要向自己证明自己可以做到,而不是告诉自己明天自己大概可以完成任务。直到你向自己证明了这一点,你永远都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更好,有能力改变自己。反馈在带来学习工作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可以为你带来其他东西。比如你开始让自己相信,所有你做的事情都源于你的自由选择。你做出的错误决定,也能帮助你明确自己什么时候在做正确决定;比如你创造出了一些击败困难的方法,一些可行的方法;再比如你懂得了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道理并定下慢速长期的目标。
汪国真曾写过这样的诗句“我们可以欺瞒别人,却无法欺瞒自己,当我们跨越了一座高山,也就跨越了一个真实的自己。”所以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