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学院易班赛”+常怀敬畏之心,方能善为善终+游生富

用户头像
来自龙岩学院-游生富发布于:2019-04-20 19:27:36

                                                    常怀敬畏之心,方能善为善终

最近,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截至目前已致31人遇难,当我知道此事时内心是十分悲痛的,惋惜的,但更多的是对消防员们即使献出自己的生命,也要坚守自己工作岗位的敬佩!我想他们对消防这个职业不仅仅是热爱是尊重,更是一种敬畏!正是这种对职业的敬畏让他们在生死关头选择了继续为人民服务,选择了就算奉献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卫祖国的江山,保护人民的利益!这种崇高无上的精神让我感慨万分,也让我受益匪浅。此时,我想到了身为高校辅导员的自己,众所周知,一名辅导员不仅仅要负责学生的安全及日常事务,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应对生活中的状况以及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这个社会。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导师。我们所接触的是身心还不完全成熟的大学生,不难想象这份对生命、对职业的敬畏之心对于一个辅导员是有多么的重要,我们是祖国花园的园丁,这是一份平凡而又神圣的工作。我相信:心怀敬畏之心,我们的工作将会更好地展开,而我们也会成为越来越优秀的人名教师!

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常怀敬畏之心才能有所顾虑、行有所止,无所敬畏则让人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终将自食苦果。敬畏之心常伴,人生方有前进的方向;敬畏之心相随,心灵方有不可触碰的底线。换言之,敬畏是一种信仰,是一种情怀,是每个人生命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敬”是严肃认真的意思,避免犯错误;“畏”指谨慎,不懈怠。敬畏,我的理解是:在权威和庄严或崇高事物面前,人必须所产生带有恐惧或尊敬及惊奇的情绪和感受,包括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态度。如敬畏职业,敬畏神明,敬畏伟人,敬畏祖先,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法律规则等等。

如果一个人没有敬畏之心,那一定是胆大妄为,不顾后果。即使一时得逞,获得的“胜利的果实”也不会永久存在,更不会获得世人的称赞和佩服,最终的结果将会是失败。其实在我看来,人有没有敬畏之心,关键是能否守住底线,如道德底线,法律底线,行业底线,职业底线等等。我们要做的便是常怀敬畏之心,守住底线,这个底线不仅仅是作为中国公民应有的最基本的底线,还得是人民教师应有的职业底线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过:“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历久弥新,一个是我们头上浩瀚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律。道德是真之根茎,是善之绿芽,是美之花蕊,心存对道德的敬畏之心,才会夯实做人的基石,才会筑牢立业的根本。只有我们怀有对道德的敬畏之心,才能对我们的学生言传身教,给他们树立一个好榜样。众所周知:当今时代的高校非常重视大学生的思政教育,这是为什么呢?我想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一个有道德、有知识、有原则、能够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我认为要想达到这个目标,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便是让我们的学生怀有一颗敬畏之心,怀有一颗对生命、对道德、对权力、对职业的敬畏之心!

 

对生命要有敬畏之心,否则我们将辜负了赋予我们生命的父母。我想,对生命没有敬畏之心的人是可怕的,他们不会珍惜自己的生命,也不会珍惜他人的生命。正如那些信奉“金钱至上”不惜以坑人来赚取利益的不择手段的商家,他们*出毒食品,毒奶粉,假烟、假酒、假药、地沟油等,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和安全。这些不良商家缺乏对生命的敬畏之心,缺乏人类应有的道德。

对道德法律要有敬畏之心,否则这个社会将缺乏公平正义。法官警察如果缺乏对法律的敬畏,他们将会知法犯法,贪赃枉法,就会出现冤假错案,甚至草菅人命;民众如果缺乏对道德法律敬畏之心,就会以身试法,导致社会秩序混乱,遭受道德谴责和法律的制裁。

对权力要有敬畏之心,否则就会贪赃枉法。十八大以来“老虎”“苍蝇”们的*轨迹,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丧失对权力敬畏是腐化堕落的开端,无所畏惧是犯法的起点,而当他们最后身败名裂、身陷囹圄之时,却都在追悔:若是当初能保持敬畏之心,人生怎会落地这般田地?是啊,世上没有后悔药,我们应以前人为鉴,立刻行动起来,让我们的内心怀有一个敬畏之心,做好自己的工作,成为祖国栋梁,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朱熹说:君子之心,常怀敬畏。“心存敬畏”,是仁人志士追求的心境,时时保持心中“有畏”,才能不乱为、善作为、有所为,方能实现从政路上的大“无畏”,终能实现人生的善始又善终。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常怀敬畏之心,不彷徨、不迷失,温润自得、从容淡定,享受生活、悠然一方。

 

点赞 (0)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