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龙岩先声《岩声》说开去
——传播与设计学院微党课“不可忘却的红色记忆”
第一部分:在桐冈书院的现场教学及历史回顾
现场教学:各位同学,大家好!回顾红色历史,不忘初心,筑梦前行。欢迎收看龙岩学院传播与设计学院微党课《不可忘却的红色记忆:从龙岩先声<岩声>说开去》,我们现在位于新罗区东肖镇中心小学内的桐冈书院,桐冈书院建于清同治年间是一院二厢房土木结构平房建筑,曾作为邓子恢纪念馆,2018年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曾是宣传革命新思想的奇山书社的旧址。1921年春,邓子恢与进步青年在龙岩白土桐冈书院组织奇山书社,创办《岩声》月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透过历史烟云,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当年的几位闽西籍进步青年在这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身影……
史料解读:1921年春,邓子恢从江西崇义回到龙岩,在家乡白土(东肖)桐冈学校担任短期的小学教员。时任龙岩县长杜连茹与驻军勾结,包揽诉讼,操纵金融,政治腐败。邓子恢对此恶劣的社会现象十分不满,在“改造个人和改造社会”的思想指导下,便与章独奇、林仙亭、陈明、张觉觉、曹菊如等一批进步青年,组织“奇山书社”,吸引了一批向往革命的青年知识分子和小学教员入社,发展至200余人。社员在书社学习、研究、探讨改造社会良方,并把读书心得印成《读书录》,第二期更名为《同声》。书社的活动,“对龙岩知识分子的革命思想起了启蒙作用。1923年上半年,邓子恢、陈明等在“奇山书社”基础上,决定扩充油印刊物《同声》的内容,增加新栏目,改刊名为《岩声》并公开出版。是年夏,在东平学校召开第一次社员大会,通过简章,公推干事,章独奇任总编辑,张觉觉任总经理兼驻厦门记者,邓子恢负责推销报刊,在岩支部暂设桐冈学校,报纸在龙岩编辑,送厦门新华印书馆印刷。
现场教学:《岩声》自创刊之日起,就鲜明地阐述了办刊宗旨在于“改造旧社会,宣传新文化” 。就刊物而言,其内容丰富多彩,是福建省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和传播马列主义的重要刊物,也是发行最广、办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刊物。
史料解读:《岩声》创刊起就承担如下责任:“在事实方面,作实际的调查,把有关地方之事,为之宣达披露,以促起多数民众的注意,而便于讨论研究和改良。在理论方面,为新文化运动取各种最新学说,实为吾岩社会所急需者,为之宣传鼓动、以刷新知识阶级的思想,而使之指导民众,走向进化途中去。” 以民众最为瞩目的现象为焦点,直接投身于与黑暗势力的斗争之中。
办刊之初,龙岩乡民正受“兵灾”之害,处于苦不堪言的水深火热之中,广大民众无不怨声载道。故首先组织文章,痛斥兵灾匪祸带给民众的种种灾难,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而后,龙岩又发生地方上土豪劣绅与军阀相勾结,强迫农民用一半土地种植鸦片烟之事。为此,龙岩农民掀起反抗种烟的运动风潮。《岩声》遂努力为此运动大造舆论,用诸多的篇幅对逼民种烟的罪恶行径进行了无情的反击,烦频刊载:《勒种烟苗之恶毒》《请看鸦片之毒害》《迫民种烟的重要分子》等反对种鸦片烟的文章,直接点名警告首要分子。这一行动,确如在众人拾起的干柴堆中投下了火种,在龙岩城乡形成了强大舆论攻势,引起了各界人士的热切关注,旅外岩侨及开明地方绅士也纷纷通电支持民众意愿,迫使军阀逼种鸦片烟的阴谋破产。
现场教学:在封建军阀残暴统治下的闽西,《岩声》吹响了宣传新文化新思想、改造旧社会的号角,从1923年9月至1926年11月26日出版的最后一期止,《岩声》克服了种种困难,独树一帜地顽强战斗了整整3个年头,共出版43期。成为龙岩20万民众舆论中心,锋芒直指北洋军阀、帝国主义和官僚地主阶级。
史料解读:为适应政治形势的发展,《岩声》不断改进、提高刊物的内容和质量。创刊之初,因经济未允和印刷的不便,所以1至24期为月刊;国民革命军兴师北伐后,在革命形势高涨之际,《岩声》从25期至41期改为半月刊,42期后又改为周刊。《岩声》报产生于马克思主义在福建传播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且有效地引导了龙岩的群众运动的方向。观其创办历史,不仅达到了“改造旧社会, 宣传新文化”之目的,还率先在闽西大地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同时,也清晰地反映了以邓子恢等为代表的闽西进步青年知识分子革命思想逐渐成熟的历程。尤其是一大批有志青年知识分子从《岩声》中获取了革命斗争的理论,从而促进了闽西革命斗争形势的发展。
第二部分:党员学生和团学干部学习座谈体会
回顾《岩声》的创办历程,我们可以看到青年是推动社会进步、造福民众的坚实力量,当年的革命青年创办进步刊物,改造社会先从改造个人做起。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我们当今学习这种精神,仍有着深远意义!当今社会媒介高度发达,在这个“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的全媒体时代,在座的各位将来都是媒介传播的从业人员,就如何“立心铸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请在座的党员、学生干部请谈谈自己的体会:
传播与设计学院第一党支部组织委员、16广播电视学(1)班卢茜婷:《岩声》是由一批爱国的有志青年所创办,他们敢于与恶势力做斗争,创办进步刊物,宣扬革命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促进了革命斗争形势的发展。矢志不渝,方可行稳致远;深耕细作,便能信手拈来。习总书记曾讲过,面对未来,青年大有可为,青年必有可为。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正处于青春飞扬之时,更要注重学习、开拓眼界、增强本领,提高自身修养。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就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坚定不移的走正确道路。同时,两年的从军生涯,更是让我懂得要以学当先,以奉献为荣,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起振兴中华的重任,才能让青春绽放更夺目的光彩。
传播与设计学院团委副书记、16广播电视学(2)班陈婷婷:《岩声》的创办吹响了宣传新文化新思想、改造旧社会的号角,青年成为了重要角色。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改革开放的未来,就掌握在我们青年人手中。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所以我们青年要继承革命先辈们的思想,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作为院团委副书记,我要全力协助团委书记的工作,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团员青年的思想引领,以身作则。作为广电专业的学生,“不怕吃苦、不畏艰辛、不惧挑战”。今后的我们,应当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承担起社会责任,与国家和时代共同成长。
传播与设计学院学生党员、18广播电视学(3)班团支部书记徐剑泉:我是一名党员,在班级任团支书。学习的专业是广播电视学,运用现代化教学。结合专业技能,拍摄视频始终灌输正确思想与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正气理念。通过对《岩声》创刊历程的了解,学习到邓子恢与进步青年在龙岩白土桐冈书院组织奇山书社,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有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从《岩声》中获取理论,促进了闽西革命斗争形势的发展。作为一名学生党员,要更敏锐的适应信息化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善于学习和运用宣传媒介思想。在平时学习中,要提高自身素质和道德水平。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坚持党性原则、心怀祖国与人民。增强脚力、脑力、眼力、笔力。为成为一名有着国家情怀,合格的媒体宣传从业人员而努力。
传播与设计学院学生会副主席、16广播电视学(2)班廖燕玲:我是院学生会副主席,负责学生全媒体宣传。《岩声》自创刊之日起,就鲜明地阐述了办刊宗旨在于“改造旧社会,宣传新文化。” 它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有效地引导了闽西群众运动的方向,促进了闽西革命斗争形势的发展。我所读的专业是广播电视学,如今在这个全媒体时代,要求我们不再是传统的传媒人,而是新时代的新媒体人。在团学的宣传工作中,应加强对新闻的挖掘,创新是目前缺乏的东西,改变创新宣传新闻的方式,如利用H5、短视频。内容上要丰富多彩,吸引眼球,加强互动性,让学校师生参与进来。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作为传媒人对外宣传,应先自身立足于正确观念,传播好的内容,尤其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播。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艰苦奋斗,承担起社会责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是我们当下及未来需要不断为之奉献终生的。
同学们都有积极思考,刚才发言的党员和团学干部都说的很好,练好专业技能,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掌握媒体宣传的技能,还要正心正德,守正才能创新。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你们是思想最活跃、行动最积极、最具蓬勃朝气的群体,在大学时期形成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和价值理念都将会影响到未来进入社会后,看待问题的角度、尺度、深度,进而影响人生的发展和格局,只有把自己的理想抱负与党和人民的需要结合在一起,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结合在一起,端正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才能在未来的媒体宣传工作中弘扬主旋律,宣扬正能量,造福社会,实现理想。
今天的党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