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槐荫广场,有一座青松翠柏环绕的“四五”烈士纪念碑。纪念碑正面端刻着原国家副主席王震的题词——“宁死不屈 浩气长存”,背面镌刻着22位革命烈士的名字。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邓恩铭。
邓恩铭,字仲尧,1901年出生于贵州省荔波县玉屏镇水浦村一户水族家庭。他6岁入私塾,10岁进入荔波县模范两等小学堂读书。新式学堂的教育使邓恩铭受到了思想上的启蒙,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更是激起少年时期的他对封建统治的愤恨。于是,他毅然决定,告别家乡,到更广阔的天地探寻救国真理。
1918年,依靠在山东的亲戚资助,邓恩铭考入山东省立第一中学。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响应北京爱国学生运动,被选为学生自治会领导人兼出版部部长,主编校报,组织学生参加罢课运动。在学生运动期间,邓恩铭同省立第一师范的学生领袖王尽美一见如故,成为亲密无间的革命战友。1920年11月,他与王尽美等组织进步团体励新学会,出版《励新》半月刊,介绍新思想、新文化和俄国十月革命,抨击社会黑暗。
1921年春,邓恩铭参与发起建立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同年7月,他与王尽美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会后,他回到济南,建立了中共山东支部,并任支部委员。
1922年1月,邓恩铭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组织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底,邓恩铭赴青岛创建党组织,先后任中共直属青岛支部书记、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在青岛工作期间,邓恩铭经常身着短裤短褂,打扮成工人模样,深入工厂车间、铁路车站和职工家庭,启发工人觉悟,建立工会组织,领导工人进行斗争。在邓恩铭等人的领导下,1925年2月8日,胶济铁路工会领导工人举行大罢工,威震千里胶济线,迫使铁路局答应了工人的部分要求。同时,四方机车厂工人也举行同盟大罢工,历时9天,最终取得了胜利。同年4月,邓恩铭又组织领导了以青岛日商纱厂工人同盟大罢工为主的工人运动,历时3个多月,形成了青岛历史上震惊中外的第一次罢工高潮。
1925年11月,山东地方委员会机关被敌人破坏,邓恩铭被捕入狱,在狱中染上肺结核,经党组织多方营救,得以保外就医。第二年6月,他又再次秘密回到青岛,担任中共青岛市委书记。这时,青岛的党组织遭到很大破坏,急需恢复和整顿。他不顾病痛,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迅速恢复了青岛的党组织。
大革命失败后,邓恩铭辗转山东各地,领导党组织开展斗争。1929年1月,由于叛徒告密,邓恩铭在济南再次被捕入狱。面对酷刑折磨,他咬紧牙关,决不屈服。在狱中,他动员大家坚持学习,准备出狱后为革命多作贡献,还领导两次绝食斗争,策划两次越狱行动,使部分同志得以脱险,但他自己却因受刑过重而无法逃脱。知道自己时日无多的邓恩铭,在狱中写下最后一封书信,信中作诗一首: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
1931年4月5日凌晨,响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口号和悲壮的《国际歌》响彻济南市纬八路刑场,邓恩铭和他的20余位战友一起,为共产主义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