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有感而发

用户头像
来自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苏泽汾发布于:2019-03-30 15:21:17

李sir回顾上次有关禁毒的话题,让我们观看了有关吸毒而造成各种惨案的案件合集视频。

生而为人,为何会有如此残忍,泯没良知,人性的事情发生呢?

面对逝去的生命,我们的内心是极其悲愤,扼腕。毒品,是如何摧残了一个人的人性,把一个人变成了恶魔,残害了那么多的生命,有的是亲人,朋友,陌生人,甚至是自己的生命!毒品,就是魔鬼。“远离毒品,珍爱生命”这句话,在那一瞬间,是让人觉得那么沉重,让我感慨万分!

其后讲的主题是关于电信诈.骗和校园贷的问题。电信诈.骗和校园贷的层出不穷,是我们关于这方面的普及知识面的不够?不!是我们不懂其中的利害性?不!那为什么我们总会上当受骗?这些问题的出现,大多是抓住我们当代大学生花销大,但由于种种限制,零花钱还不足以满足我们的需求,便有很多“花呗”,“借呗”等借钱软件的出现,超前花费,让我们去追求所谓“好的生活”,甚至他们鼓舞大学生,要注重现在的幸福。这便是现在年轻人“月光族”,或是“佛系青年”等称号出现的原因,没有多余的存额。

出去工作有偿还能力的人相比,我们大学生,大多都是没有工资的人,在使用“花呗”的时候,并没有想过自己有没有那个能力去偿还这些债款。当他们还不了这些债款时,可能会剑走偏锋,去弄了校园贷,拆东墙补西墙,永远不知道这些所谓的校园贷前面设置了什么坑在等着他们去跳?最后甚至走向家破人亡的境地。还有一些大学生是想找兼.职,即便不能填补家用,但至少能满足自己的日常生活消费的想法,是好的,但有些选择是错的。比如最近很火的网络*,那些欺骗机构瞄准机会,利用大学生这种心理,采用先给被骗者一单两单的小甜头,让被骗者知道挣钱是如此“容易”,便鼓励被骗者大胆去刷那些高利润的单,等到积累到一定的价值时,即被骗者的最大价值,把他们*地榨干。再搞失踪,那些被骗者就无法找回被骗款。

还有很多机构,把着大学生生活费少,却想提高学历的想法,给予他们很多的优惠引诱他们上钩,等到他们上钩后,名不符实,教学质量差,没有保障,甚至有些人携款逃跑。

很多很多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大学生被骗的案例每日都在发生,我们不能阻止这些坏事的发生,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在这些坏事来临时,保持理智,不贪小便宜,找正规的渠道,无论是兼.职或是学习机构也好,不懂时要寻求家长老师的帮助,不要一个人自己隐瞒,独自承担着,从而导致利滚利,或得不偿失的问题发生。发生此类事件时,要学会寻求法律保护自己,不要忍气吞声。我们拒绝当一个被骗者,也不要做一个欺骗者。

勿以人恶我亦恶,而以人善我皆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无论是毒品还是诈.骗,我们要学会明辨是非,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

点赞 (0)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