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用户头像
来自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张彬发布于:2021-05-18 07:16:2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对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作一些历史考察和分析有着重要意义。 传播中探索: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提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始萌芽 马克思主义创立和形成于资本主义发达、内在矛盾日渐显现的欧洲。如何将之运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这是20世纪初摆在早期共产党人面前的时代课题。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李大钊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求真态度和唯实作风,强调要从具体历史环境出发,不能不顾国情照搬照抄国外的经验,而应客观辩证地理解马克思主义。1919年8月,李大钊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中指出:“大凡一个主义,都有理想与实用两面……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所以现代的社会主义,包含着许多把他的精神变作实际的形式使合于现在需要的企图。”由此,李大钊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早开启者,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实思想基础。 陈独秀转向马克思主义后,立即结合中国的实际问题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的关系问题上,陈独秀强调,各国革命有各国国情,我们中国是个生产事业落后的国家,我们要保留独立自主的权力,要有独立自主的做法。 毛泽东作为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的组织者,自己却没有迈出国门,去法国寻求革命真理。在许多人劝他出国留学时,他回答说:“我觉得我对我自己的国家了解得还不够,把我的时间花在中国会更有益处。”在当时出国留学成为时尚的风气中,毛泽东坚持首先深入了解中国实际国情,确有其不同流俗之处,这也是他后来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契机。 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组织推动下,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正式成立。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提出“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等奋斗目标,其实质就是要实行社会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年轻的共产党人在实际斗争中很快发现:中国革命如果不首先进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统治的斗争,国家就不能独立,人民就不能解放,也就谈不到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随着实践和认识的发展,尤其是在列宁关于民族与殖民地革命理论的指导下,1922年7月党的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明确中国现阶段革命的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及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的形式是组成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战线,革命的目标是建立统一的真正的民主共和国,革命的前景是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 从党的一大确定直接搞社会主义革命,到党的二大确定首先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然后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一个重要成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萌芽。 实践中突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迈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实步伐
点赞 (0)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