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什么时候起,年例已成了粤西村落的独特习俗。届时村村鸣锣醒狮,亲戚汇聚,乡俗缤纷,喜庆欢闹。正月十五是我家乡的年例期。这是大人们装满祈愿的日子,更是人们小孩子盼望的快乐时光。旭日东升,初春的早晨还散着寒气,“迎神”队伍就由祠堂出来了,一路欢闹。列队而回,旗幡开路,“文武”跟前。游神队伍中有人撑阳伞“护神”,有人撑大旗扛关刀,锣声哐哐,村民纷至沓来。众神被抬到村口,守候的妇女们手中燃旺了香烛,相率奔香案争插头柱香。大家都盼望着,求神保佑,期待百花争妍、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更盛大的是“摆醮”和“祭神”。村前的荒地上聚集了几百人,一派喜庆、吉祥的气氛。花灯轻曳,红联飘香,烛烟袅袅,祭品丰盛。面对着神像的地上铺放着长长的凉席,锁呐吹响了,锣鼓敲响了,穿着阴阳八卦袍的道公,用特别的语调,叨念着冗长的祭文。仔细辨听,无非是邀请众神光临,以保佑六畜兴旺、谷粮满仓、益了旺孙、团结和睦之类的内容。村民朝拜,更是讲究礼节,三拜九叩,动作规范,在虔诚地祈愿饱暖富余、世道清平。锣声再起,鞭炮氤氲,香油更旺,年例亲意春情满乡间。 到了晚上,乡戏招览主人及亲朋,木偶戏成了老人们的佳肴,而露天电影甚至轻音乐会则是年轻人的冰琪淋,我们这些小孩子最喜欢暗探后幕,洞察戏里春秋了。乡俗,是一首大众生活的抒情诗,老家的村落在每年春意盎然的时分,年例便抒写着对生活的热爱。
点赞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