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双面小书包,一面写着繁体字“丽儿”,仿佛两只跷足抗首的小动物,活泼、可爱;另一面,字体同样俏皮,内容却催人泪下——“狱中的母亲作 1936.5.9”。书包的一面柔情似水,另一面刚烈如火。
书包的缝制者刘清扬,1894年出生于天津,是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创始人之一、青年进步团体“觉悟社”首批成员。1921年,刘清扬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是最早的女党员之一,还是周恩来同志的入党介绍人之一。在反帝爱国斗争中,刘清扬始终站在前列。
1935年,日本侵略者策划“华北五省自治运动”,妄图进一步吞并华北。在这危难时刻,刘清扬积极参加北平各界救国会的活动,支持一二·九运动。1936年2月,她在清华大学的家中被国民党特务带走。
此去一归期,生死两茫茫。当时她有两个女儿,一个八岁,一个只有六岁。离开年幼的孩子,母亲必定牵肠挂肚。因为担心再也见不到女儿,她在狱中亲手做了两个书包,在书包的两面,分别绣上了“丽儿”“玳儿”“狱中的母亲作”,一针一线浸透了母亲对女儿的思念之情。如今,在我们眼前的,便是其中一个小书包。
聆听历史回音,凝视小书包上的鲜红绣字,我们看到的是舐犊情深,也是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巾帼英雄视死如归、义正词严,“爱国之心人皆有之,我受良心的指使,誓死不当亡国奴”“如果我为国而死,也是我的光荣”。她鼓励难友临危不惧、威武不屈,和敌人斗争到底……
1936年5月,经多方营救,刘清扬走出监狱回到“丽儿”“玳儿”身边,然而也只是匆匆安顿一下,便又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滚滚洪流中。
点赞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