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讲 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用户头像
来自江门职业技术学院-颜儒发布于:2021-05-22 22:43:30

请说说你在这一讲学习中的学习感悟

点赞 (0) 回复
1F 用户头像
来自韶关学院-黎雅婷发布于:2021-05-22 23:01:05
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方针的提出,阻击和阻止国民党军北进,继续大力消灭日伪军,完全控制热河、察哈尔省,在自卫战争的准备过程中及时争取东北,扩大解放区,依靠东北和热察两省加强全国各解放区及国民党地区人民的斗争,争取和平民主及国共谈判的有利地位,摆脱国民党军在战略上对根据地长期包围的局面,保障了人民革命的胜利。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F 用户头像
来自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朱珈仪发布于:2021-05-22 23:32:34
  中原军区部队作为全国解放战争棋局中的一个“活眼”,审时度势,科学应对,果断决策,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了党中央的战略意图,以坚决服从全局、大无畏的勇于牺牲精神,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的团结协作精神,顽强进取、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迎击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的首战告捷,实现了伟大的战略转移。中原突围已经过去71年,我们的祖国在党的带领下,在全中华儿女共同努力下,满目苍夷的神州大地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F 用户头像
来自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朱珈仪发布于:2021-05-22 23:41:51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必须作出艰难的选择。“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是党中央做出的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决策,对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是一次重要的战略转变,对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具有重要的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F 用户头像
来自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史雅婷发布于:2021-05-22 23:58:23
共产党的战略布局,首先是向北发展,抢占东北;而后是向南防御,以山东、晋冀鲁豫等为主战场,与国民党主力进行决战。共产党的这种战略,就明确了重点发展方向为东北,确定了一块成片的根据地,有了大后方。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F 用户头像
来自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冯尧琪发布于:2021-05-23 07:15:20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必须做出艰难选择。1945年8月14日,当时的国民政府同苏联签订了一个《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这个条约给中国共产党争夺东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针对蒋介石这一企图,中共中央军委决定集中主力,巩固华北、华东解放区,掩护全军,调整部署,特别是在东北的战略展开,加强中国共产党在和谈中的地位,争取实现和平。在苏联的积极鼓励下,中共作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部署。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F 用户头像
来自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刘雨轩发布于:2021-05-23 07:21:51
实践证明,“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是党中央做出的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决策,对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一战略转移的实现,对巩固苏北、坚持山东,乃至保障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F 用户头像
来自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梁月兰发布于:2021-05-23 08:07:08
东北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如果国民党占领东北,那就能够利用这里雄厚的工业基础,同华东、华中相配合,南北夹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根据地。反之,如果中国共产党控制东北,就可以依靠东北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建立稳固的战略基地。毛泽东在党的七大的讲话中多次指出:“ 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毛泽东在延安研究指挥解放军反击国民党的进攻。根据毛泽东的建议,9月19日,刘少奇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上,刘少奇为党中央起草了《关于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部署的指示》,提出“全国战略方针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所谓“向北发展”,是指“ 控制东北及热、察两省”,建立发展东北根据地;所谓“向南防御”是指收缩战线,撤出南方八个解放区。向南防御,是为了向北发展。正如刘少奇指出的:“ 只要我能控制东北及热、察两省,并有全国各解放区及全国人民配合斗争,即能保障中国人民的胜利。”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F 用户头像
来自江门职业技术学院-黄凤梅发布于:2021-05-23 08:25:03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必须做出艰难的选择。1945年8月14日,当时的国民政府同苏联签订了一个《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这个条约给中国共产党争夺东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针对蒋介石这一企图,中共中央军委决定集中主力,巩固华北、华东解放区,掩护全军,调整部署,特别是在东北的战略展开,加强中国共产党在和谈中的地位,争取实现和平。在苏联的积极鼓励下,中共作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部署。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培正学院-林凤娣发布于:2021-05-23 10:14:16
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中央根据形势的发展及时确定战略方针“向北发展,向南防御”。这是一次重要的战略转变,对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具有重要的作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F 用户头像
来自江门职业技术学院-高婷婷发布于:2021-05-23 11:33:36
抗日战争胜利,面对国民党表面的“和平建国”,实际上企图发动内战的野心,中国共产党了然于心。中国共产党决定集中主力,加强自身实力,以便在和谈更有竞争力,实现和平建国的愿望。中国共产党这一具有远瞻性的战略,为后来的解放战争打下了基础。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F 用户头像
来自湛江科技学院-陈碧莹发布于:2021-05-23 13:24:37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争取人民革命的成功,实现人民的解放,中共中央作出重要的战略决策:“向北发展,向南防御”,但实现这一目标的路上却障碍重重。1945年8月14日,当时的国民政府同苏联签订了一个《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这个条约给中国共产党争夺东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困难中央决定派遣大批干部和部队到东北开辟工作他们在党中央领导下,巩固华北、华东解放区,掩护全军,调整部署,增强中国共产党在和谈的地位。在苏联的积极鼓励下,中共作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部署。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F 用户头像
来自嘉应学院-黄秋婷发布于:2021-05-23 17:40:10
通过学习党史一百讲之第十六讲 向北发展 向南防御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必须做出艰难的选择。1945年8月14日,当时的国民政府同苏联签订了一个《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这个条约给中国共产党争夺东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针对蒋介石这一企图,中共中央军委决定集中主力,巩固华北、华东解放区,掩护全军,调整部署,特别是在东北的战略展开,加强中国共产党在和谈中的地位,争取实现和平。在苏联的积极鼓励下,中共作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部署。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F 用户头像
来自江门职业技术学院-詹晓辉发布于:2021-05-23 19:42:08
“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明确指出:“只要我能控制东北及热察两省,并有全国各解放区及全国人民配合斗争,即能保障中国人民的胜利”。历史也已证明党中央这一英明决策是正确的,及时的。它确定了党在东北的正确战略方针,为夺取东北的胜利指明了方向。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F 用户头像
来自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盘广诗发布于:2021-05-23 20:19:16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必须作出艰难的选择。为了争取人民革命的成功,实现人民的解放,中共中央作出重要的战略决策:“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明确指出:“只要我能控制东北及热察两省,并有全国各解放区及全国人民配合斗争,即能保障中国人民的胜利”。历史也已证明党中央这一英明决策是正确的,及时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5F 用户头像
来自广州理工学院-周永源发布于:2021-05-23 22:37:57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争取人民革命的成功,实现人民的解放,中共中央作出重要的战略决策:“向北发展,向南防御”,但实现这一目标的路上却障碍重重。1945年8月14日,当时的国民政府同苏联签订了一个《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这个条约给中国共产党争夺东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困难中央决定派遣大批干部和部队到东北开辟工作他们在党中央领导下,巩固华北、华东解放区,掩护全军,调整部署,增强中国共产党在和谈的地位。在苏联的积极鼓励下,中共作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部署。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6F 用户头像
来自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卢嘉玲发布于:2021-05-23 22:54:47
1945年夏季,中共做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布局,山东的115师主力和地方部队向北进入东北,新四军向北转移到山东。解放战争开始之后,国民党军凭借武器等优势,也一路打到松花江,但无非是战术上的胜利。等东野和华野分别在东北和山东暴兵,中国的就大势已定了。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7F 用户头像
来自江门职业技术学院-邱晓钰发布于:2021-05-23 23:42:53
“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是党中央做出的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决策,对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解放战争中,正是坚定执行“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伟大战略决策,中国共产党才得以在“小米加*”与“飞机加大炮”的对抗中取得最终胜利。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8F 用户头像
来自江门职业技术学院-黄丽满发布于:2021-05-24 07:25:07
东北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如果国民党占领东北,那就能够利用这里雄厚的工业基础,同华东、华中相配合,南北夹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根据地。反之,如果中国共产党控制东北,就可以依靠东北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建立稳固的战略基地。毛泽东在党的七大的讲话中多次指出:“ 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9F 用户头像
来自江门职业技术学院-陈柳娜发布于:2021-05-24 07:44:04
向北发展:即赶在国民党军队之前,夺取先机,全部控制热(河)、察(哈尔)两省,力争控制东北。“只要我能控制东北及热、察两省,并有全国各解放区及全国人民配合斗争,即能保障中国人民的胜利。”(刘少奇) 向南防御:即收缩南方战线,将江南部队撤至长江以北,加强长江以北的防线,坚决打击和集中歼灭来犯之敌,牵制和阻挡国民党向华北和东北的进军,并从临近东北的地区急速抽调兵力向东北集结。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0F 用户头像
来自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张春苗发布于:2021-05-24 15:48:39
东北是重要的工业基地,抗日战争在东北遗留下很多可以发展工业的资源,使争取东北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和任务,对此,刘少奇做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重要决策。实践证明,当时的决策是符合东北当时实际情况的,它确定了党在东北的正确战略方针,为夺取东北的胜利指明了方向。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1F 用户头像
来自江门职业技术学院-陈萍发布于:2021-05-24 18:16:31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必须做出艰难的选择。1945年8月14日,当时的国民政府同苏联签订了一个《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这个条约给中国共产党争夺东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针对蒋介石这一企图,中共中央军委决定集中主力,巩固华北、华东解放区,掩护全军,调整部署,特别是在东北的战略展开,加强中国共产党在和谈中的地位,争取实现和平。在苏联的积极鼓励下,中共作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部署。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2F 用户头像
来自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纪思佳发布于:2021-05-27 15:01:56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必须作出艰难的选择。为了争取人民革命的成功,实现人民的解放,中共中央作出重要的战略决策:“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向南防御,就是撤退在长江以南分散孤立的八个解放区的部队,集中兵力加强长江以北的解放区的力量,准备迎击国民党的进攻,掩护人民军队在东北的战略展开。向北发展,就是调集大批干部、部队进入东北,建立广大的东北根据地,造成影响全局的新形势。
这个方针使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在自卫战争的准备过程中及时争取东北,扩大解放区,摆脱国民党军在战略上对根据地长期包围的局面起了重大作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3F 用户头像
来自广州华商学院-李韵怡发布于:2021-05-27 23:43:58
毛泽东在党的七大的讲话中多次指出:“ 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毛泽东在延安研究指挥解放军反击国民党的进攻。根据毛泽东的建议,9月19日,刘少奇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上,刘少奇为党中央起草了《关于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部署的指示》,提出“全国战略方针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4F 用户头像
来自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王华程发布于:2021-05-28 06:43:02
过学习党史一百讲之第二十讲 千里跃进 全线反攻 了解到1947年7月,《小河会议》确定了解放军战略进攻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刘邓大军南渡黄河,拉开反攻序幕;1947年9月,晋察冀野战军在河北中部,取得了歼灭国民党第三军的清风店大捷,又攻下了石家庄,令华北的国民党感到了形势的危急;随后,毛泽东又领导解放军取得了一次次的战争胜利,稳定了战争局势。1948年3月,毛泽东离开陕北进驻西柏坡,在西柏坡小小的指挥所里指挥着世界上最大的战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5F 用户头像
来自江门职业技术学院-赖思敏发布于:2021-05-29 12:17:19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必须作出艰难的选择。为了争取人民革命的成功,实现人民的解放,中共中央作出重要的战略决策:“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明确指出:“只要我能控制东北及热察两省,并有全国各解放区及全国人民配合斗争,即能保障中国人民的胜利”。历史也已 证明党中央这一英明决策 是正确的,及时的鉴于东北在战略上的重要性,中央决定派遣大批干部和部队到东北开辟工作,先后从关内各解放区调入的干部2万多名、军队10万多人;中共七大选出的中央委员及候补中央委员共77名中有21名在东北(包括热河,下同),中央政治局委员13名中在东北工作的有4名。他们在党中央领导下,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七大路线,与广大干部和人民在一起,对东北的解放都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