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党史 讲党史 ●
曾志:“弃子”救国的女红军
2019年的夏天,我到井冈山学习一周,到过很多革命遗址,听过不少动人故事,多了解了些革命烈士,其中那么一个人,即便隔了这么长的一段时间,依然印象深刻。就像《你好,李焕英》里说的“妈妈曾经也是个花季少女”,革命年代的母亲,也是一腔热血的青年。她就是,曾志,一个“弃子”却救国的革命英烈。
曾志,原名曾昭学,衡永郴桂道郴州直隶州宜章县(今湖南省宜章县)人。192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组织战线杰出的领导者,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组织部原副部长。
# 投笔从戎
曾志自幼聪慧秀丽,却有反叛礼教倔强好胜的男孩子性格。1926年8月,曾志听说有个学革命道理、学军事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招生,便来劲了,立即去领入学报名表,并写下新名字“曾志”。别人问她为什么改名,她不假思索回答:“我就是要争志气。”第一次上军事课,其他女生受不了,转入到政治运动讲习所去了。唯有曾志坚决要求留下,成为讲习所里唯一的女兵,也是大革命年代最早投笔从戎的女青年之一。
1928年4月,曾志随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农军来到井冈山,参加了井冈山的斗争。
# 忍痛别子
11月7日,恰逢苏联“*”纪念日,曾志临产了,当时后方留守处没有谁会接生,加上没有医疗设备,难产使她整整痛了三天三夜。好不容易把孩子生下来了,然而由于身体虚弱,大出血不止,曾志几度昏死过去。后来用当地草药医治,才把她从死神手中救了回来。经历过出生入死的战争考验的曾志知道,自己是没有办法带大孩子的,孩子出生 26天后,她忍痛将孩子托付给了王佐部队一个副连长石礼保。
又过了10天,曾志接到上级通知,到小井红军医院任党总支书记。她到医院不久,就筹备着过新年,为了让伤员们减轻痛苦高高兴兴地过好年,医院里组织了演戏、唱山歌等娱乐活动。
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向赣南出发的前一天,曾志突然接到毛泽东从茨坪写给她的一张纸条,要她随主力红军出发。离开井冈山时,已没有一丁点儿的时间让她再看看自己的孩子了,第二天一早,曾志拖着虚弱的身体,忍痛别子毅然随部队离开了井冈山。
# 母子重逢
石礼保给孩子取名石来发。几年后,石礼保因参加红军被捕,被白匪活活打死。妻子积劳成疾,含恨离开人间。当时,小来发只有8岁。后来,石礼保岳母收养了他。为了维持生计,她常常牵着小来发,走村串户乞讨度日。
解放后,石来发分了田,讨了媳妇,成了井冈山大井村拿工分的农民。
新中国成立后,曾志多次托人到井冈山寻找她的骨肉至亲。1951年,时任广州市委副书记的曾志委托赴井冈山参加慰问的中央南方革命根据地慰问团的同志,到井冈山打听她孩子的下落,但儿子杳无音信。
随后,在时任井冈山区副区长柳辛林的帮助下,曾志才找到石来发。当年10月,石来发到广州见母亲,一别24年,一个是叱咤风云的传奇女英雄,一个是默默无闻的普通农民,母子相见的情景催人泪下。
# 回到井冈山
人们以为石来发找到当高官的母亲,再也不用当农民了。可是曾志把他留在身边住了一段时间后,让他重新回到井冈山当农民。她说:“毛主席的儿子都去朝鲜打仗,你为什么不能安心在井冈山务农呢?”
回到井冈山后,石来发改名蔡石红。此后,蔡石红遵照母亲的意愿,在井冈山垦殖场当了一辈子的护林员。
而曾志,1998年6月21日在北京溘然长逝。她的女儿陶斯亮和家人遵照母亲生前的嘱托,将母亲的部分骨灰送回井冈山,撒在小井红军医院旁一处僻静的山坡上,墓碑上镌刻着“魂归井冈 红军老战士曾志(1911.4—1998.6)”几个字。
1999年,曾志的儿子石来发在母亲墓前留影
她最后留给儿女的遗嘱《生命熄灭的交代》,
成为感人至深的红色家书。
死后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在家设灵堂;在京外的,如志修、曼华、春华,井冈山的来发、金*不要来奔丧,北京的任何战友都不要通知打搅。遗体送医院解剖,有用的留下,没用的火化,但千万不要声张,不让其他人知道,我想这样做才真正做到了节约不铺张。
人死了,自己什么也不知道,战友亲属来道别对后人的安慰也不大,骨灰就埋在井冈山一棵树下当肥料,另一部分埋在白云山有手印的那块大石头下,埋下去静悄悄的,绝不要搞什么仪式,由陶斯亮把骨灰送回井冈山,事先啊,不要告诉来发、金龙,和井冈山的党组织。
死后三个月由陶斯亮发个布告,并在报纸上登个消息,不要写简历、生平。我唯一的要求是费了多年的心血写成的回忆录,请女儿陶斯亮趁身体静好,脑子够用的时候,抓紧点时间,集中一下精力,尽量啊快点整理出来。
我这几十年的生命历程,也可以反映出我国革命社会历史的一点侧面,不论是好是坏,总算留给后人一点史实,我上述的所有愿望请女儿陶斯亮尊重我的遗愿照办。
1992年7月20日于北戴河
曾志参加革命70多年,一生经历过苏区、游击区、白区、国统区、解放区等各种复杂环境,从事过武装游击斗争、地下斗争、统战工作、抗日工作等,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她,为了革命,将刚出生的儿子送了人;
她,身为高官,却让自己的亲生儿子干了一辈子的护林员;
她,魂牵井冈,去世前就立下遗嘱,要将自己有骨灰埋在井冈山的一棵小树下,为小树做肥料……
她说:“我之所以幸存下来,不是‘福大’、‘命大’,而是靠马克思主义真理和毛泽东思想的教导,靠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靠刚强的意志和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以及紧密依靠人民群众。”
致敬革命年代每一位母亲
每月都有丰富党史学习活动!请勿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