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青年时代所处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实现救国抱负,他投身军界。由于英勇善战、战功卓著,从军几年就成为滇军名将。虽已身居高位,但目睹辛亥革命后内战频仍、民不聊生的惨状,朱德陷入了困惑和苦闷之中。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让暗夜求索的朱德燃起了新的希望。朱德认识到“用老的军事斗争的办法不能达到革命的目的”,要“从头进行革命”。
1922年,朱德放弃高官厚禄,去寻找一条新的救国之路,那一年他36岁。从此,朱德往返于北京、上海两地,寻找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当他终于找到共产党早期负责人陈独秀时,却被拒绝了入党申请。
十多年后,朱德回忆起这次会面的情况时说:“那些日子真难过,我感到绝望、混乱,我的一只脚还站在旧秩序中,另一只脚却不能在新秩序中找到立足之地。”
遍寻无路的朱德并没有放弃。1922年9月,他登上了开往欧洲的邮轮,走上了寻党的万里征途。在柏林,朱德找到比自己年轻十多岁的周恩来,诚恳地向他说明自己的身份和寻找中国共产党的经过,再次提出入党请求。周恩来仔细询问后,认为他寻党的心愿是极其真诚的,便同意了。
两个月后,朱德在中共旅欧支部负责人张申府、周恩来的介绍下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万里寻党最终如愿。
二、朱德的扁担
井冈山是我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这里见证了建党初期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也是艰苦奋斗这个好传统的重要发源地。
井冈山有着易守难攻的军事优势,但缺点是生活供给困难。在井冈山的黄洋界有一条羊肠小道,这就是当年朱毛红军的挑粮小道了。《朱德的扁担》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条道路上。
朱良才上将就是《朱德的扁担》一文的作者,他是朱德在井冈山时期的秘书。由于湘赣两省敌军的严密封锁,井冈山根据地同国民党统治区几乎断绝了一切贸易往来,根据地军民生活十分困难,所需要的食盐、棉花、布匹、药材以及粮食奇缺,筹款也遇到很多困难。为了解决眼前的吃饭和储备粮问题,1928年秋冬季节,驻扎在茨坪的红军几乎每天都要挑粮上山。
在挑粮的队伍中,就有朱德。那一年,朱德已经40多岁了,他白天往返几十里山路挑粮,晚上还得熬夜工作。作为秘书,朱良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干脆把朱德的扁担藏了起来。
第二天早上一起来,吃完了饭,朱德说:我扁担呢?怎么没了。然后朱德自己动手又连夜重新做了一根扁担,回到屋里把毛笔拿出来,写上“朱德的扁担”,以后谁也不好意思再藏那扁担了。
在挑粮队伍中,朱德仍然每天戴着斗笠走在战士们中间。“朱德的扁担”就是这么来的。
三、拒收豹子皮
1941年春天,八路军教导队在南泥湾开荒种地。有一天,朱德总司令要回延安了,教导队领导把一张捆好的豹子皮送给朱德总司令。
朱德坚决不收,他对大家说:“你们这是做啥子嘛?给我进啥子‘贡’哟?我们党是有规矩的,不兴送礼这一套,我这个当总司令的更得带头遵守啊!”
朱德指着穿得破旧的教导队战士们说:“同志们很辛苦,穿得那样破旧。一张豹子皮可以换七八匹布,能做好多套衣服,让我白拿豹子皮,那我不成了‘剥削户’了?总司令剥削大家,这多难听。”说完他大笑起来,大家只好作罢。
朱德元帅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在解放后担任中央重要领导职务期间,每顿饭也都是三菜一汤,两素一荤。早上洗脸也不舍得多放水,他总是对服务人员说:“要注意节约,节约每一滴水、一分钱。自来水不是自来的,不能浪费。有钱不能乱花,要支援国家建设。”
点赞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