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食不果腹到酒足饭饱,从粗茶淡饭到饕餮盛宴,从追求精细粮食再到粗细粮食,从想要“吃得饱”到追求“吃健康”“吃特色”……改革开放40年来,饮食的变迁不只丰富了达城人的味蕾,还讲述着各个时代的故事。一张张粮票、肉票、油票……不同的斤两,不同的颜色,诉说着那个年代人们对食物相同的渴望。每逢过年,拥挤嘈杂的购物长队是供应点的一大景观。改革开放后,“粮票时代”结束,物资渐渐丰富起来。不过,供人们选择的食物仍然单一。白菜、萝卜、土豆是家家户户的“标配”。到了二十一世纪,人们开始注重养生,在吃食上对瓜果蔬菜极为重视。吃无农药污染的蔬菜,新鲜的鱼虾,喝天然有机牛奶。人们挑拣食物,越来越多地落在鲜货上,而不是价格上。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巧,人们更注重的是荤素结合、营养搭配。物资的丰富催生了人们健康饮食的观念,绿色健康的食物成了当下“吃”的新概念,过去吃厌了的萝卜、红薯等粗粮又回归到人们的餐桌上。
点赞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