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感情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心理健康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以及反映适度、人际关系协调、心理活动符合年龄特征的心理状态。
大学生心理问题综合起来大体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一般性的成长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倾向但并不严重,这是大学生心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另一类则是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按照心理学的观点,大学生之所以产生种种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健康的自我意识不足和自我同一性不完整造成的。为了预防和纠正心理偏差,重中之重是如何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从而提高挫折承受能力。
其实,我们每个人内心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惑和矛盾,在大学阶段面临这些问题是对今后踏上社会的一个极佳锻炼机会。到底是掖掖藏藏,还是坦然面对,态度的不同会带来不同的结果。掖掖藏藏的结果是会由一般的困惑变成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坦然面对,把问题与别人分享,既可以获得很好的人际交流经验,还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如果问题还是不能获得解决或者暂时做不到与人分享,就应该及时找心理辅导专业人员沟通。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需求。
药学181
范琳琳
点赞 (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