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出门,不乱窜。戴口罩,勤洗手。多锻炼,多通风
拒绝野味;有症状,不瞒报;不信谣,不传谣
知识很多,但是我们家一直坚持的是从外面买回来的东西一定要放上一天再触摸,回家一定要洗手,洗三次,还要将一切接触过外面事物空气的衣物晾晒,甚至要洗脸,洗头发。虽然很麻烦,但是为了家人的安全,妈妈一直很坚持卫生。
我记忆最深刻的除了戴口罩,还有摘口罩的方法,以及如何消毒再处理扔掉,还有不要揉眼睛。除此之外还有很多。
对于防疫知识,首先想到要正确佩戴好口罩,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还有,用肥皂和清水或含有酒精的洗手液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屈肘遮住口鼻。避免与任何有感冒或类似流感症状的人密切接触。将肉和蛋类彻底煮熟。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
居家防护知识
1 、不要食用已经患病的动物及其制品;要从正规渠道*冰鲜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与农场牲畜或野生动物接触。
2 、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
3 、即使在发生疫情的地区,如果肉食在食品制备过程中予以彻底烹饪和妥善处理,也可安全食用。
4 、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如有发热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特别是持续发热不退,及时到医院就诊。传染病流行季节应尽量避免各类聚会。
使用后的口罩如何处理?
疫情期间,使用后的口罩可能沾满了细菌,病毒,加上多地城市实施垃圾分类治理,建议不要随意丢弃。网友们纷纷支招,如开水烫,焚烧,剪碎扔掉等,这些处理方式均不科学。这里引用央视新闻的建议,应分情况分类处理。
(1)普通健康民众:风险较小,可直接丢入“有害垃圾“垃圾桶。
(2)疑似病例:应在就诊或接受隔离时,将使用过的口罩交给相关工作人员,作为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3)出现发热,咳嗽,打喷嚏症状的病人,或接触过此类人群的人:可使用 75% 酒精消毒后再将口罩放入密封袋后丢入垃圾桶,或先将口罩丢进垃圾桶,再使用 84 消毒液撒至口罩上消毒。
(4)不论是哪个人群,在医疗机构都应将口罩作为医疗废物直接投入医疗废物垃圾袋中。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新发疾病,根据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制定本指南,适用于疾病流行期间公众个人预防指导。
一、 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一)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区。
(二)建议春节期间减少走亲访友和聚餐,尽量在家休息。
(三)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机场、码头、展览馆等。
二、个人防护和手卫生
(一)外出佩戴口罩。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二)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三、健康监测与就医
(一)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额头,如有发热要为其测量体温。
(二)若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戴上口罩及时就近就医。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应根据病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尽量避免乘坐地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生自己的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四、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
(一)居室勤开窗,经常通风。
(二)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
(三)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四)注意营养,适度运动。
(五)不要接触、*和食用野生动物(即野味);尽量避免前往*活体动物(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的市场。
(六)家庭备置体温计、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家用消毒用品等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