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继承传统文化

用户头像
来自贵州医科大学-王佳发布于:2018-12-22 21:52:54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学加以改造或剔除。
点赞 (0) 回复
1F 用户头像
来自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杨飞发布于:2018-12-23 19:19:59
对 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F 用户头像
来自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李利发布于:2018-12-23 19:23:03
我们要努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F 用户头像
来自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陈琴琴发布于:2018-12-23 19:50:15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F 用户头像
来自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张天丽发布于:2018-12-23 19:51:50
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学加以改造或剔除。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F 用户头像
来自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肖智敏发布于:2018-12-23 22:47:59
嗯对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F 用户头像
来自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乐发布于:2018-12-23 22:50:02
加油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F 用户头像
来自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韩志东发布于:2018-12-23 22:53:07
嗯对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F 用户头像
来自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陈天府发布于:2018-12-23 22:55:41
很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F 用户头像
来自贵州中医药大学-袁玲发布于:2018-12-23 22:56:51
睡得头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F 用户头像
来自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朱浪浪发布于:2018-12-23 23:06:57
要不断创新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F 用户头像
来自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朱英发布于:2018-12-23 23:09:10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F 用户头像
来自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管庆华发布于:2018-12-23 23:10:04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F 用户头像
来自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丁丹丹发布于:2018-12-23 23:19:15
努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F 用户头像
来自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王小丽发布于:2018-12-23 23:21:16
爱我中国文化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5F 用户头像
来自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于直富发布于:2018-12-24 09:23:10
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立德树人的实践中 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在于入心入脑,要内化为我们每个人的日常言行,而不是流于形式。这要求我们从基础教育抓起,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在教学、研究体系中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脉。当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有一些问题,如一些教材中的“中国味”淡化,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还明显不足,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一些干部培训学校还没有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列为必修课,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待完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合力有待加强等。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增加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章和课程,分层次、分内容,使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始终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化,把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育结合起来;二是拓展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建设,使之成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在高校开设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选择;三是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学科专业和研究平台建设,为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传播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搭建平台;四是在党校、行政学院等培训教学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把传统文化课作为必修课程,像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一样学习古代文化经典,与提高领导干部传统文化素养和为官执政道德建设结合起来。 保持特色不断创新 习*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对优秀传统文化如何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 尊重传统不能食古不化,“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更不能作茧自缚。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两创”方针的鲜明指向,就是立足于实践,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以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借鉴其他优秀文明成果,通过转化再造、丰富发展,焕发新的生命力。 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曾有形象表述:“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摆设,不是只供学者研究的对象,而是养成民族灵魂的最好营养。如果一种文化产品只存在于博物馆中,一种文艺形式只存在于舞台上,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它们已经死亡了。同样的道理,如果传统文化只存在于学者的书斋里或研讨会上,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它已经死亡了。”活的文化在哪里呢?许嘉璐的答复是:“文化活在街道上、家庭中、人心里。”他举例说,女孩子穿着高跟鞋走在马路上,一下摔倒了,如果没人管,那伦理道德就死了;如果有人打110求助,那说明他内心的道德观活了一半;如果马上有人上来搀扶,中国传统文化才是活生生扎根在人心里的。如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成为国民的一种文化素养和日常行为的遵循,需要我们在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上下功夫,要选择群众喜闻乐见的美育载体,阐释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合力,古为今用、学以致用,把传统文化精髓融入时代语境。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