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爱,一种新的视野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20公关A2 郭越 20201120201
书名:《爱的艺术》
原著作者:艾里希·弗洛姆(美)
首版时间:1956年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为深刻阐述爱的“艺术”,本书内容层层推进,逻辑明晰,划分为四个章节,结合作者所理解的人类本源生存问题和西方社会环境解析了爱的本质与不同类型的爱的含义。第一章以一句设问句打开了读者的思路——爱是一种艺术吗?的确,爱常被解读为一种快感、一个对象或是一时的吸引力,但应如何透过这些碎片化的表现而探寻爱的本质仍是千古难题。弗洛姆则在《爱的艺术》中为追溯爱的本源而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它,可以是一门艺术。它将一切人类爱的行为及其规律用“艺术”一词完美诠释了。正因它是一种艺术,爱,需要知识和能力;爱,还有学习的空间;爱,不是任何人都能轻易掌握的感情。
人类对爱的认识
作者开篇论述了几种社会中普遍的对爱的认识,并对其误区与影响作了评析。把爱的问题设想为一个对象的问题,而不是才能的问题。人们认为爱是简单的,困难的是寻找正确的爱的对象,或者被爱。
源由①:这种态度的部分原因在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原因之一是“爱的对象”选择在二十世纪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对“功能”的重要性而言,这个新的爱的自由观显然大大增强了“对象”的重要性。
在二十世纪之前,受到西方传统习俗或宗教文化的束缚,爱并不是可以为人主动选择的,更多是一种被安排的契约。当近代的浪漫主义爱情观兴起,人类渴望追求的是一种“罗曼蒂克式的爱” 。可是意外收获的自由并不全然有益,在挣脱古老的约束的同时,人类也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迷失本有的方向。
源由②:与这个因素紧密相关的是另一个构成当代文化概貌的特性。我们的整个文化是以购买的欲望、互利互换的思想为基础的。
现代人的幸福在于观察商店橱窗的激情,在于购买一切能够付得起钱的商品,付现款或分期付款。他(她)以同样的方式看人。
误区①:一个人具有吸引力的气质,取决于那个时代在体魄上和精神上的风尚。
误区②:爱的意识常常只是作为他们自身交换能力范围内的人类商品而已。
商品能够退换货,爱情在某种程度上也能“退换货”(“货”即“人”),但是人毕竟是有血有肉的感情生物,当彼此间的曾经已被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割爱无法直接地完成,反之,它是长期的、痛苦的一种过程,也影响着每个人的人生轨迹。人,绝不是能够被物化的。
把最初坠入情网的经历与爱的“久恒”之间的区别混淆了。
源由:如果两个陌生人,像我们所有人一样,突然让他们破除陌生这堵墙,而且立即感到密切,感到融洽,那么这一时刻是他们生活中最兴奋、最激动的。
误区:如果这与性的吸引力和性交结合着或同时开始,那么这种突然产生亲近感的奇迹会使他们非常容易地相爱。然而,这种类型的爱自然不能持久。
学习任何一种艺术的过程都能够适当地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精通那门艺术的理论,另一方面熟悉那门艺术的实践。如果我想学习医学技艺,我必须首先了解人体结构和各种疾病,但当我具备了这一方面的全部理论知识是,根本不意义着我在医学技艺上是合格的。
在阅读本段时我保有疑惑,看来作者所对“艺术”的理解与阐释是更宏观的,囊括了一切依赖于技艺、本领的活动形式。在此意义上,“医学”也被认纳入进了艺术领域。艺术是主观的,在我的理解中艺术不仅代表着娴熟的技法,更指示了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贴近人心、反复欣赏、产生共鸣。以如今的视角,医学更应用技术来形容,而并非艺术。
人类的生存问题
作者认为,在讨论爱的理论之前,必须从「人」的本性出发。人区别于动物,超出了本能适应性;人具备天赋的理性,是了解自身的生命体;更为重要的是,人是社会的产物,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此意义上,人最深切的需要即是融入群体,克服分离。矛盾的是,当人类诞生之时,即被逐出了本能确定的状态,而进入一种不确定的开化状态。
这种对他自己作为一个孤独的实体的认识,对他自己短暂的生命历程的认识,对不由他的愿望而出生又违背他的意愿而死去之一事实的认识,对他将在他仁爱的那些人之前或之后死去的认识,对他的寂寞和孤独的认识,对他在自然和社会面前无能为力的认识,所有这些都令他感到孤独和隔绝的生存状态是不堪忍受的监狱。如果他不能从这个监狱中解放自己,从而达到某种形式与人们和外部世界的沟通,他就将变成一个疯子。
因而,人类面临着一个问题——如何克服分离、达到和谐,超出生活探寻一致。在历史上,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人面对如此问题时,有形式各异的答案。追求“迷狂状态”即是 其中一种解决方式,在离我们最近的60年代,当嬉皮士运动兴起之时,即是在美国「垮掉一代」之上而演变出的一场在面对二战后遗创伤,马丁·路德金、肯尼迪相继遇刺,越南战争,又或是经历发展过快、资本至上冰冷无情的时代氛围下,由美利坚年轻的自由主义人士抱团取暖,感受人性的温度的文化运动。一个复杂、迷惘的时代,让美国的一代青年渐渐迷失了自己,而融入群体是摆脱日日焦灼的一个出口,用公社式的和流浪的生活方式获得自我身份认同感。可是那种坚定的自由思想,终究演变成了糜烂堕落的生活。由例可见,迷狂与刺激或许能够让一个时代的一小部分人暂时地摆脱困窘,但始终不是完美的答案。
风俗与信仰、程序公式化、创造性活动等也是解决问题的一些可行的答案,但真正圆满的在于达到人际的协调,在于与他人融为一体,在于爱。
在生产活动中达到的这种一致不是人际的协调,在迷狂的融合中所达到的这种协调是倏忽即逝的,由一致而达到协调不过时虚假的协调。因此他们仅是生存不完全的答案……
成熟的爱
本书提到,人类的爱应该作为对生存问题成熟的回答而被提及。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成熟的爱?
与「共生性结合」相反,成熟的爱是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个性条件下的结合。爱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是一种突破使人与分离的那些屏障的能力,一种把他和他人联合起来的能力。爱使人克服孤独和分离感,但爱承认人自身的价值,保持自身的尊严。
弗洛依德与沙利文对爱的阐述
弗洛伊德认为:爱情,植根于性,是“俄狄浦斯情结”的升华。它通过移情——来源于在生活中找到孩童时期对父、母亲情感的替代对象作用而实现的。人的心灵因受“唯乐”与“唯实”两项原则的支配,因而移情是必要、健康的,而幸福的婚姻是男孩和女孩比照父母亲的形象寻找配偶的结果。弗洛伊德的美学观和爱情观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其前提和核心是审美鉴赏者、恋爱者把自己的“俄狄浦斯情结”升华到爱的境界。
弗洛姆对弗洛伊德观点的评价:他仅仅把爱视为性本能的表现或升华,而没有认识到性欲是对爱和结合的需求的一种表现……我对弗洛伊德理论的批判并不是说他过于强调性的作用,而是说他对于性没有深刻的理解。他在发现人们之间的情感的重要性方面走了第一步;而他依据他的哲学前提,仅从生理学角度解释了这些情感。在精神分析学的进一步发展 中,有必要把弗洛伊德的见解从心理学领域扩展到生物学和存在的领域,从而纠正和深化他的思想。
沙利文认为:当一个人感到另一个人的需要像他自己的需要一样重要时,爱便开始了。此外,他将成熟的、心理学意义上的“爱的开端”锁定于青春前期的人格发展,且“真正的爱”的形成取决于人格发展的完全程度,这与弗洛姆在本书中提出的观点非常接近。
如果我们剔去沙利文表述中的几分晦涩的语言,那么他所表达的就是:爱的本质是在一种合作情况下出现的,在此中情况下,两个人都感到:“我们必须按比赛的规则行事,以维护我们的威望和优越感。”
弗洛姆对沙利文观点的评价:沙利文的描述涉及二十世纪异化了的、交易性的人格演变。它是对两个人之间的“个人主义”的描述,是对两个分享共同利益、联合起来反对充满敌意的异化了的世界的人的描述。
神经紊乱型的爱的一种形式:投射机制
将「投射机制」运用于爱中的例子有许多,其主要有两种体现形式:一是为了逃避自身的问题,而极力捉捕另一方的缺点和不足;二为将自己的问题投射到孩子身上。这两种现象在中国尤其明显,历史长河中的儒家思想,中庸文化,父权社会的积淀,再加之当代犬儒主义的流行扩散,终将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以一定宏观的视角,持有这样的态度对个人的生存发展是有益的,事实证明它已无数次在中国这样特殊的社会形态中被验证正确。但人与人的爱是微观层面的,社会是被物化了的,若总以物品的视角对待亲、友人,结果是浓情的淡化至消失。在中国家庭结构中很容易能见到那位常受“冷暴力”的成员,比如孩童、妻子,也很易看见一位拥有极大话语权的强势成员,比如丈夫、母亲。势强者通常是家中财产收入的直接来源,生活资源的主要提供者,其强调对自身尊严和力量的维护,不轻易让缺点表现于公众,更不露陷于家庭。在家庭的另一方接受他们对自身问题的批评时,在冷暴力的运用过程中,他们的自信感也同时愈发强大,这是一种势强者的生存法则。然而,其必将产生的是家庭结构的极度不平衡。
作者在书中举了如下例子:当婚姻出现问题时,孩子们也服务于投射的目的。此种场合下,父母仍持陈旧观点:为了孩子的幸福,为了孩子有完整的家,他们不能离婚。不过任何详细的研究都表明:“完整家庭”内部的紧张和不幸气氛较之公开破裂的家庭对孩子们更有害。后者至少告诉孩子们,人们能够通过果断的决定结束不堪忍受的情况。
对“投射机制”误区的总结:前者是因为生存问题只能通过每个人自己解决,而不是他人可以替代的;后者是因为他缺少那些引导孩子自己探索问题的非常重要的品质。
在他人身上寻求自身的意义对于人类而言是暂时的一种生存策略,但无情现实是不可回避的,在自身问题尚未解决之时,自己仍旧是一个发展不完全、失败的个体,其对另一方的了解也注定将失败。
认为没有什么比爱更简单的这种态度,尽管被相反的证据所淹没,却仍然是流行的观点……如果这是其他任何活动和事业,人们都会渴望认识失败的原因,学习做好它的方法,或者干脆拉到了事。但爱是不可能拉到了事的。对爱来说,只有一条客服失败的恰当途径——找出失败的原因,并着手探索爱的真谛。
(斜体字为原文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