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教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建桥学院-秦元海发布于:2017-04-06 22:38:25

第八章(教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教学理念与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深刻认识实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教学重点与难点:
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的形成过程及其科学含义。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PPT课件及相关视频材料;课外讨论辅助使用易班网络。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
1992年视察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基本根据是:
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按生产要素分配在私有制社会是不言而喻的。
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四、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发展经济新常态主要有几个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三是从要素驱动、资源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第二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基层民主是我国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三、全面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持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2)是从法治上为解决当前所面临的矛盾风险挑战提供制度化方案。
(3)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
2、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1)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2)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3)必须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必须坚持以下原则:第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第三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四,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3、全面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
(1)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
(3)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4)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5)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内在要求;
2、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深入发展的迫切要求;
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思想保证。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第二,要突出道德价值的作用
第三,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四,要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红色文化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方面,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能够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第四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
1.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3.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4.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5.深化医药卫生制度改革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第五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一、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二、坚持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三、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第一,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
第二,规划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第三,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本章小结:
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手段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不属于社会经济制度的范畴,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而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和宏观调控上具有自身的特征。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基层民主是一种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到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建设美丽中国。
课后思考: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3.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4.如何理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5.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6.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7.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何在?
8.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
9.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10.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11.怎样认识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意义?
12.如何正确理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关系?
课外阅读文献:
1.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人民日报》2014年1月1号。
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教学效果分析:设计问题思考是增强教学效果的有效实现方式。

点赞 (0)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