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小组 关于教育 的讨论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韩哲悦发布于:2017-05-04 19:21:39

  2009年,上海参加了每三年一次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PISA),结果排名全球第一,引起了很多国家的震惊。2012年第二次的测试结果出来,上海又是第一名。如果说第一次测试有一定的偶然性,第二次总不能再说是偶然的吧!这个测试不是上海自己搞的,是国际组织派人到上海来做的,而且测试的对象是随机抽样,包括最差的学校,是一个全面的测试。测试的标准是公开的,至今没有听到多少批评。我们一直在赞扬人家的教育怎么好,但奥巴马在美国说中国的教育搞得好,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差?为什么我们培养的人在国内发挥不了作用,但到了国外很快就发展起来了?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所谓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不是问大学,而是问社会。他是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但他公开发表的言论中并没有什么具体地肯定他在交大受的教育与他所取得成就的关系。他很幸运,当初中美关系非常好,所以他可以进入美国最尖端的军用部门。不管他是否加入了或者加入过美国国籍,却享受着美国的国民待遇。如果是在1950年代的麦卡锡时代或者中美对抗的时代,他能有这样的机会吗?根本不可能。钱学森回国之后,国家也为他创造了最好的条件。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期间,他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都得到了保证。与钱学森差不多同时回国的科学家中,有的同样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两弹一箭功臣”。但也有人受到迫害打击。还有像邓稼先,才华不在杨振宁、李政道之下,起点也不低,为国家的贡献足以与钱学森相提并论,却因保密需要长期不为外界所知,又没有能像钱学森那样安享天年。可见教育再好,还需要社会提供发展的空间。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更多是要问社会,而不要仅仅问大学。

点赞 (0) 回复
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雨彤发布于:2017-05-04 19:33:5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立国之本,民族兴旺的标记,一个国家有没有发展潜力看的是教育,这个国家富不富强看的也是教育。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雨彤发布于:2017-05-04 19:34:50
教育的理念就应是让学生:学习并领悟自主、学习并领悟独立、学习并领悟创新、学习并领悟劳动、学习并领悟团结他人、学习并领悟助人为乐、学习并领悟尊老爱幼、学习并领悟勤俭节约。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王雨彤发布于:2017-05-04 19:37:33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使人成为真正的人。不仅要受教育者获得人格的完善发展,奠定乐观积极地挑战生命历程的思想基础。 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过程,是鲜活生命的成长历程,受教育者作为这一过程的主体,理应受到关注和敬畏。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韩哲悦发布于:2017-05-04 19:41:11

  有人说现在高考是“一考定终身”,要多考几次才公平。高考的“一考”是定不了终身的。少数人认为自己考得不理想,或者发挥得不好,或者的确还有差距,完全可以下一次再考。而且如果认为自己不适合上大学,或者一时考不上大学,为什么不能选择其他出路呢?如果社会本身是健全的,高考指挥棒你可以不听。如果你选择了不上大学,或者考不上就不再考,这根指挥棒就奈何你不得。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梁嘉晟发布于:2017-05-04 19:41:36
1560204 梁嘉晟 中国目前世界一流人才断缺和社会道德丧失底线,其根源在于教育。中国教育失败的深层原因在于它违背教育的基本规律。由于未来三十年内中国经济总量可能提升为世界第一,必需大量人才支持中国的世界地位。因此,彻底改变中国教育模式已经刻 不容缓。留学大潮的出现与国内教育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密切相关。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韩哲悦发布于:2017-05-04 19:41:50

       绝大多数孩子和家长都将上大学、上名校为唯一目标,尽管一些人明知自己不具备条件。不能怪他们自不量力,造成千军万马挤上独木桥的根本原因是残酷的社会现实——青年的出路越来越窄,社会阶层的流动性越来越差。用大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上大学还有什么出路!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韩哲悦发布于:2017-05-04 19:42:28

       这些年大学扩招,毛入学率增加很快,但矛盾却越来越尖锐。因为水涨船高,招聘或录取研究生的条件也高了,就看是否名校,是否985、211大学。同样是这些学校的毕业生,还要拼其他条件,成绩积点、竞赛、实习、社团、证照,甚至户籍、相貌、家庭条件、社会关系,多多益善。于是竞争越来越提前,从高中、初中、小学,已经提到了幼儿园。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不惜从买学区房开始。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梁嘉晟发布于:2017-05-04 19:42:38
1560204 梁嘉晟 体制下的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学开始就上了一条以分数代表实际知识与能力的学习、以分数评判教育成绩的长跑之路;更糟的是,整个教育体制也单纯的以这作为硬指标来评价学校、老师的教育效果,虽保证了公平,但却倡导了一个非常不好的教育方向,而且还是被过分强调了。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梁嘉晟发布于:2017-05-04 19:45:00
1560204 梁嘉晟 建立健全入学机会公平的保障机制。加快缩小区域差距;对基础教育薄弱的农村、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采取倾斜性政策。二是严格考试招生管理,完善考试诚信、安全的管理制度。清理并严格规范各类加分政策。三是完善信息公开公示制度,严肃招生纪律,加强责任追究。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韩哲悦发布于:2017-05-04 19:48:14

  解决青年的出路问题,不是大学也不是幼儿园的事情,而是政府、社会的事,也需要家长的积极引导以及本人的理性选择。社会解决好这个大的前提,使青年人能够在不同的阶段找到不同的出路,只要肯努力,今后都有体面的职业和稳定的收入,才能够保证各级学校是良性竞争,也能保证各种人才得到发挥,也能够使学校、老师尽心尽责使孩子成才。一味将社会的责任推到学校,这对政府来说是不负责任,对舆论来说是误导,对家长来说加重了不必要的负担,对孩子来说扼杀了个性,迫使他们走这样一条独木桥。我认为这才是中国教育的实质问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蔡奕真发布于:2017-05-04 19:48:28
留学不是“万能法宝” 一些家长,赶留学潮流,孩子在国内学不好,一味把孩子送到国外去留学,以为这样就可以摇身一变,身价倍增,这是错误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蔡奕真发布于:2017-05-04 19:49:14
外面的世界更加自由开放,“思想野”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随波逐流。有些家长图虚名,认为留了学,拿了外国文凭,回国就可以找个好工作,这是不切实际的,未来属于真才实学者。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韩哲悦发布于:2017-05-04 19:56:01

如今教育大多为灌输式,希望能够发展到启发式,再发展到探索式。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玥发布于:2017-05-04 20:05:32

教育,教书育人,教书方面暂且不论,育人呢?最近微博看到太多的校园暴力,都说世界最单纯的是孩子,但似乎也并不是那样,我看到的是一群心智不完全的甚至都可以称之为”恶魔“的孩子。他们怎么就成了这样呢?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玥发布于:2017-05-04 20:06:56

再者,老师父母本身的问题是否也应算进教育问题?老师暴力、父母带给孩子的影响,该如何解决???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欣雨发布于:2017-05-04 20:26:25

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中有应试教育倾向,使之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激烈的升学竞争,导致学生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使之走向极端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欣雨发布于:2017-05-04 20:27:12

导致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化、传统化;阻碍学生的发展等等。使当前教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欣雨发布于:2017-05-04 20:28:03

为解决好应试教育带来的问题,采取一些与之相适合的措施,使教育体制更为完善,从而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欣雨发布于:2017-05-04 20:29:38

当然在中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各种考试依然是一种手段,只是要在考试的内容、形式、方法上加以改进,在考试的指导思想上由“唯分数论”转变为“检验学生素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欣雨发布于:2017-05-04 20:30:06

中国教育体制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是现今的历史趋势,而实行素质教育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很重要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蔡奕真发布于:2017-05-04 21:08:59
出国不等于深造,一些家长对国外的学校情有独钟,因而出现了不少“小留学生”。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出国不等于能深造。一则国内的基础教育水平并不低,绝大多数人才应该说还是在国内学校造就的,不出国不等于不能成材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蔡奕真发布于:2017-05-04 21:09:16
二则国外学校也有优劣之分,出国不一定能上好学校;三则出国留学不一定适应所有的孩子,对于尚没成年的孩子来说,先在国内打好基础,必要时再择机出国留学也不晚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