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这一收入分配制度是随着我国所有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而逐步建立起来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分配方式.因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具体体现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社会的生产要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各种物质生产条件,如土地等自然资源以及生产厂房、设备、原材料等;另一类则是人的劳动,包括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活劳动、技术、信息、管理等.
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分配制度,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造福社会.
此外、从就业政策、工资制度和公共资源分享机制入手,完善初次分配机制
以创造公平就业环境、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为目标,完善就业政策。完善公共事业单位的招聘制度,在国有企业全面推行分级分类的公开招聘。支持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小型微型企业和创新型科技企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完善税费减免政策,以及对岗位培训、社会保险、技能鉴定、公益性岗位的补贴政策,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的就业。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一定会在不断完善中实现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