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小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在科学发展中的体现的讨论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若怡发布于:2017-03-23 19:28:24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研究也更加的深入。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获得连年快速增长,但是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所达到的一种更高境界的文明程度。今天随着生产力发展,带来了繁荣与损害并存的两难境遇,这对我们进入生态文明的历史发展阶段提出了必然要求。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初期,一直以来,工业化走了高消耗、低产出、高排放、高损害的路子。改革开放几十年,尽管在经济发展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这种经济发展高速路上伴随着的也是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益恶化。因此,解决生存问题,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要求。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对生态文明的建设提出了高要求高指标,是我们新时期思想进步和文明进步的象征。

第七小组成员将在这里讨论生态文明建设在科学发展中的体现,小组成员总共有八个人,请小组成员积极回答参与讨论。

点赞 (0) 回复
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玥发布于:2017-03-23 19:32:03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但它不是简单地以“人类中心主义”,它所强调的是人在对自然尊重、利用、保护、修复的基础上,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友好发展。像如今的在一些山地、丘陵地区,在普遍推进生态建设过程中,立足本地特色优势,着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生态观光业,建立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生产基地,很好地推进了粮食、蔬菜、果产品等优势农产品的生态化,形成农业新优势,发展起“绿色银行”、“百果银行”等,都是合理发展,科学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玥发布于:2017-03-23 19:33:20

还有就是绿色生态环境不仅直接为人类提供大量丰富的物质产品,同时还创造新的产业、新的业态。如文化和生态结合,就会创造出现代文化旅游业,并拉动一些相关产业,形成产业链条和乘积效应。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若怡发布于:2017-03-23 19:38:09

科学发展观中提到了全面发展。我们不能只针对经济发展,只追求单方面的经济增长,就像引言中说的那样,一昧的追求经济发展不在乎其他生态因素,将会给国民和消费者甚至子孙后代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和伤害。所以我们应该坚持全面发展,所谓“全面”,就是不仅追求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重要的就是要关于生态的建设和环境的保护方面做出建设。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马友多闻发布于:2017-03-23 19:41:37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类则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人类归根到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中,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的行为方式必须符合自然规律。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蔡奕真发布于:2017-03-23 19:42:17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不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而且将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和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深刻认识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马友多闻发布于:2017-03-23 19:42:33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切实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推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蔡奕真发布于:2017-03-23 19:42:47
生态文明指的是人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过程中,以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作物质基础,以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为核心理念,以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为根本途径,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根本目标,进行实践探索所取得的全部成果.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马友多闻发布于:2017-03-23 19:43: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强调可持续发展,重视加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工作。但也有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以无节制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导致能源资源、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马友多闻发布于:2017-03-23 19:45:21
比如,能源资源约束强化,石油等重要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情况严重;一些地区由于盲目开发、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已经接近或超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极限;全国一些地区持续遭遇雾霾袭击,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等等。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马友多闻发布于:2017-03-23 19:47:12
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马友多闻发布于:2017-03-23 19:47:39
要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发展道路,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欣雨发布于:2017-03-23 19:48:57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我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兼顾环境资源以及人的和谐。不能只是注重发展,还要注重生态文明。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赵玥发布于:2017-03-23 19:49:14

就如楼上所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但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生态文明建设在现阶段必须有所建设,要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方式,形成以生态文明意识为主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社会氛围和社会道德观念,树立以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生活方式为主导的社会风气,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马友多闻发布于:2017-03-23 19:51:05
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要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抓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的落实,切实把能源资源保障好,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若怡发布于:2017-03-23 19:51:22

针对科学发展观中的协调发展,协调二字,是中庸思想。指的是不能过多的倾向于任何一种发展形势。数不清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是关注于经济是不可以的。人类所为了己欲对大自然做出的伤害,会很快的成百倍数千倍的返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马友多闻发布于:2017-03-23 19:51:27
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生态红线,就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这个红线不能突破,一旦突破必将危及生态安全、人民生产生活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非采取最严厉的措施不可,不然不仅生态环境恶化的总态势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扭转,而且我们设想的其他生态环境发展目标也难以实现。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马友多闻发布于:2017-03-23 19:51:55
要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对于生态保护红线,全党全国要一体遵行,决不能逾越,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蔡奕真发布于:2017-03-23 19:52:10
建设生态文明:1.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方式将重工业、重污染搬离城市,搬离人口聚集区。设立在郊区,城市的下风向,并将污染排放物进行处理。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马友多闻发布于:2017-03-23 19:52:23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统筹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蔡奕真发布于:2017-03-23 19:52:30
2.改变城市发展方向。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将城市的主导产业引向到现代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城市的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蔡奕真发布于:2017-03-23 19:52:48
3.建设材料的节能与环保化,如果不用节能减排材料,建筑项目和房产开发商就不能通过项目审批。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马友多闻发布于:2017-03-23 19:53:04
加快完善主体功能区政策体系,实行差异化绩效考核,推动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区定位发展,严格实施环境功能区划,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蔡奕真发布于:2017-03-23 19:53:05
4.公共交通大量使用液化天然气作燃料,实现零排放、零污染.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马友多闻发布于:2017-03-23 19:53:29
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来自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资源使用这个源头抓起,把节约资源作为根本之策。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大幅提高资源利用综合效益。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马友多闻发布于:2017-03-23 19:53:51
推进能源消费革命,全面推动能源节约,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加强水源地保护,推进水循环利用,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严守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马友多闻发布于:2017-03-23 19:54:21
要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颗粒物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金属污染和土壤污染综合治理,集中力量优先解决好细颗粒物(PM2.5)、饮用水、土壤、重金属、化学品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切实改善环境质量。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马友多闻发布于:2017-03-23 19:54:42
全球气候治理,中国因素不可或缺。中国把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坚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重,承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欣雨发布于:2017-03-23 19:54:42
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把生态文明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诠释,是对科学发展观内容的充分体现。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马友多闻发布于:2017-03-23 19:55:02
在推进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要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积极承担与我国基本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义务,从全球视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绿色发展转化为新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新优势,为推动世界绿色发展、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刘若怡发布于:2017-03-23 19:55:16

在科学发展观的推动下,将会带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这样的经济称为“绿色经济”。比如我们现在在校园里的“OFO自行车”,创办者的初衷就是为了减少人们出行时的碳排放量,就是低碳的出行方式。这样的自行车让很多人都深感便捷,比起在拥挤不堪的城市中开车忍受堵车,还倒不如骑自行车,还能锻炼自己。这样的就可以是生态建设的一部分,算是绿色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应该加以推广。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