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范晓萍发布于:2017-05-04 20:35:46

                                  第八章

、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下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B )。
  2. 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B.法律主要发挥教化作用,道德主要发挥规范作用
  3.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D.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4.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将每年( C )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A.七月一日   B.十月一日   C.十二月四日   D.八月一日

3.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十四大到十八届三中全会20多年的实践,党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了新的科学定位,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  B  )

A 辅助性作用   B 决定性作用   C 基础性作用   D补充性作用

4.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  ( B )

A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B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C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D 国家、社会与市场的关系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的根本原因是(  B     

A.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        B.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C.多种经营方式并存          D.多种筹资方式并存

6.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因素,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根据是(B

  1.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按劳分配的补充 B. 我国社会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
  2. 生产要素可以转化为生产力 D. 生产要素是价值的源泉

7.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农业问题。他强调指出: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他告诫我们:“ 90 年代经济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都要受到严重影响。这些话的意思是,农业(   B   

A.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       B.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

C.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D.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8.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    C 

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D、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干预的经济

9.以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的方式进行市场、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是( A

A、资源节约型社会     B、环境友好型社会    C、和谐社会    D、创新型社会

10.国家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制度是 (  A  )

A、社会保障制度     B、按困难群众需要分配制度

C、维护社会稳定制度    D、保障最低生活标准的平均分配制度

11.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的根本之策是 ( C )
A
让人民监督权力     B 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C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D 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12.
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  B   )

A、人民群众尽快富裕起来      B、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C、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3.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C

A建立人民共和国      B召开人民代表大会

C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D.人民都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

14、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 A )
A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人民福祉   B 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C
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D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面发展

15、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得到不断推进。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 A

A实行差额选举     B按党派分配名额    C按单位分配名额    D实行等额选举

16.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 B )

A 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    B 民主集中制原则

C 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   D 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17.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是:( D

A、前者为目的后者为手段      B、前者为基础后者为目标

C、前者为内容后者为形式      D、二者相互依赖、配合

点赞 (0) 回复
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范晓萍发布于:2017-05-04 20:39:20

18.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人民的奋斗成果和历史选择,它们的核心内容都是坚持( A )

  1. 共产党的领导核心 B.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C. 四项基本原则 D.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9.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根本目的在于( A )

A、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
、依法打击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维护社会稳定
C
、维护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D
、确保国家各项工作有法可依,依法行政

20.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式载入国家的根本大法。对任何国家和民族来说,根本的人权是( C

A知情权与监督权     B平等权与自由权

C生存权和发展权     D表达权与参政权

21.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 B )

A.广泛性       B.真实性        C.阶级性      D.现实性

22.在我国、既是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又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重要标志的是:(B)

A.生存权和劳动权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言论、集会等自由权利                 D.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

23.文化强则中国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其关键是(A

A.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   B.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C.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D.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理念保函“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它们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构成了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的完整理论体系。其中,公平正义是:(A

A.社会主义法制的价值追求   B.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要求

C.社会主义法制的核心内容    D.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使命

2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要(  B 

A、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吸收外国文化中的有益成果

B、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C、始终高举社会主义文化大旗,在文化观念上决不照抄照搬,在发展模式上决不简单模仿

D、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文化体制和机制创新

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A)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发展教育和科学

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27.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C  )

A.公益性文化    B.普及文化知识   C.体制机制创新     D.传播先进文化

28.下列对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B

A.文化要发展就不能继承,传统文化对发展是一种束缚

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C.要讲继承就不能讲发展,讲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

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只有发展没有继承

29.文化产品具有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文化工作者要努力为人民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为此必须坚持 (  B  )

A.把“扫黄打非”放在首位     B.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C.把“双百”方针放在首位     D.把文化产品多元化放在首位

3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这个飞跃是我们党对下列哪个问题的新的探索(A

  1.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 改革开放
  2. 对外开放 D. 小康社会

31.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是( C

  1. 党的领导 B. 发展公共事业
  2. 制度建设 D.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3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是:( C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C、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

D、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

33.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是( B

A.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B.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D.到2020年完全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是( C

A.两者是并列的                        

B.两者同时实现同时完成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35.建设生态文明,需要(  A  )
①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②以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③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④以放缓经济发展速度为代价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6.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 B)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 

A、全面 B、可持续   C、又快又好   D、协调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范晓萍发布于:2017-05-04 20:41:40

37、( A )作为当代乃至我们长期追求的目标,受到全世界不同制度国家的普遍关注,成为时代潮流。

 A、生态文明   B、生态文化   C、生态和谐   D、生态精神  

38、“生态文明是自然、人、社会价值的生态定位和选择”是以下面哪个视角在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  B  

A、世界演化图景的视角 B、价值论视角 

C、社会文明的研究视角 D、文化形态的视角

 

39.( A )是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强烈的精神信仰,是一种理性的、具有生态智慧的信念。 

A、生态精神   B、生态文明   C、生态和谐   D、生态文化

40.( A)报告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生态文明被提高到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列的高度。

 A、十八大 B、十七大   C、十七大四中全会   D. 十八大四中全会

  1. 关于“和谐社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和谐社会就是没有矛盾、没有冲突的社会

B.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社会形态

C.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组织得到很好协调或稳定的那种社会

D.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绘

4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是:( D

A、大同社会思想; B、中国传统的小康思想;

C、三民主义;

D、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 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D
  2. 二者在内容上完全不同
  3. 二者是两个阶段上的不同目标
  4. 二者的目标要求是完全相同的
  5. 二者都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正确反映
  6. 两个文明一起抓,关键是( C

A.抓物质文明     B.抓精神文明

C.两手都要硬     D.先抓物质文明,后抓精神文明

  1.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 )

A.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实现祖国统一

C.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D.实现全面小康

46.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C  )

A.公益性文化    B.普及文化知识   C.体制机制创新     D.传播先进文化

47.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B)

A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B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

C科教兴国战略问题

D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A)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发展教育和科学

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 文化强则中国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其关键是(A

A.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   B.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C.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D.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1. 在我国、既是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又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重要标志的是:(B)

A.生存权和劳动权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言论、集会等自由权利                 D.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二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1.201311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会指出,除了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以外,还要紧紧围绕 ( ABCD  )

A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B更好 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C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D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3.201311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  BCD  )

A中国人民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B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C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D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4.201311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 ABCD )

A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B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C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D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范晓萍发布于:2017-05-04 20:59:22

5.201311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 ABCD )

A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B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C建设法制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D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6.201311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新型工业城乡关系是( ABCD )

A以工促农   B以城带乡   C工农互惠   D城乡一体

7.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新的产业格局,其主要内容有(   ABD

A.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B.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

C.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D.服务业全面发展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是      ABC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B.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

C.宏观调控上,能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D.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和经营

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ABD

A、计划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    B、政府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是必要的

C、政府直接参与企业经营活动       D、一切经济活动都处于市场关系之中

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按劳动分配外其他分配方式有: (  ABC 

A、按资分配     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社会保障原则分配

11、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客观依据是: (  BCD 

A、任何社会人们的富裕程度不可能是一样的   B、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方式的存在

C、按劳分配以外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      D、职工个人收入与企业经济效益相联系

  1. 2013年11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 ABCD )

A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运行体系

B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C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

D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

  1. 我国政党制度的特征是( ABCD )

A.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B.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C.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

D.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14.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包括( ABCD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管理    D、民主监督 

15、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是( ABCD

A、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B、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C、依法治国就是要保证对所有这些事业、事务的管理工作都要依法进行 

D、依法治国所依的法,最重要的是宪法和法律         

16、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是 ( ABCD

 A.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D.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7、邓小平提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 ABC

A.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     B. 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

C.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D.看是否符合自由、民主、人权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范晓萍发布于:2017-05-04 21:03:26

18、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是( AC )

A.生存权    B.经济权   C.发展权 D.政治权

19、我国现阶段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主要表现在: ( ABC

A.二者性质相同     B.作用、职能相同

C.历史使命相同     D.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0、201311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ABCD)

A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C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D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21、文化方面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做到  ( ABC )

A 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

B 建设健全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C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D 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22、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 实力的指导方针是,必须坚持(ABC)

A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C 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D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3、文化体制改革要做到  ( ABC )

A 完善文化管理体制     B 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C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D 加强意识形态渗透的体制机制  

2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 ABCD

A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B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C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D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 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只有两个文明抓好了,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因为( ABCD )

A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有反作用

B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

C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D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精神文明又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2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ABCD )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27. 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包括    ( ABCD )

A.爱国主义    B.团结统一    C.爱好和平    D.勤劳勇敢

28.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  ABCD 

A.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B.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C.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D.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1. 2013年11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要 ( ABCD )

A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B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C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D建立更加公平 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30、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还要  ( ABCD ) 

A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B 维护国家安全

C 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D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31、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社会公共安全体系的举措是    ( ABC )

A 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B 完善国家安全体制

C 制定国家安全战略     D 确保国家安全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ABCD )。
  2. 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3.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4. 我们党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原则( ABCD

A.以人为本 B.科学发展 C.改革开放 D.民主法治E. 必须坚持让少部分人先富起来

34.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涉及面广,除优先发展教育外,还包括( ABCD

A.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B.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C.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D.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1.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所面临的有利条件有( ABCD )。
  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3.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
  4. 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
  5. 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3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 ABCD

A、公平正义; B、民主法治;

C、安定有序; D、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范晓萍发布于:2017-05-04 21:06:04

3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包括( ABC

A.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B.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D.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3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是( ABCD )

A.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B.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

C.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39、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之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指( ABC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生态良好    D.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1. 2013年11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制,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 ( ABCD )

A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B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C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D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41、生态建设方面,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做到( ABC )

A 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制度

B 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

C 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D 形成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关系    

42、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具体是  ( ABCD )

A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主权制度和用途管理制度   B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C 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D 改革生态保护管理体制     

43.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是(  ABC 

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保护自然   D.改造自然

44、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的基本思路包括( ABCD )。

 A、因地制宜,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开发模式 

B、人口与GDP相匹配,产业集中和人口集中相同步 

C、集中发展,多极化协同集聚 D、集约发展,高效利用国土空间

45.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ABCD

A把节约优先放在首位   B、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C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D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46.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应该要(  ABC   

A.要完善经济社会考核评价体系   B.规划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追究制度

C.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D. 构建科学的空间开发格局

47.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要( ABCD   

A.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B.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C.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D.健全安全公共体系,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范晓萍发布于:2017-05-04 21:08:23

48.保障和改善民生,要(  ABCD 

A.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B. 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1.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2.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49.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任务有哪些(   ABCD  

A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
B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C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D
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50.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开宗明义用“三个事关”阐述依法治国的重要性。这“三个事关”包括( ABD )。

A.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   B.事关人民幸福安康

C.事关经济快速发展     D.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51.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工作部署,体现了( BCD )这“三个全面”的逻辑联系。

A.全面开展群众路线教育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全面深化改革     D.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52.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了当前执法司法中存在的许多不足之处,其具体表现包括( ABCD )。

A.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严重

B.执法体制权责脱节、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现象仍然存在

C.执法司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现象较为突出

D.群众对执法司法不公和腐败问题反映强烈

53.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以下关于党和法治的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BCD )。

A.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B.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

C.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D.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54.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 AB )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A.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    B.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任命

C.党委组织部门任命     D.人事部门正式录用

  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要求坚持( ABCD ),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A.系统治理   B.依法治理    C.综合治理   D.源头治理

56.下列选项中,( ABCD )符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就“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所提出的相关要求。

  1. 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B. 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
  2. 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 D. 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

57.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以下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C )。

  1. 党内法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
  2. 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全体公民必须一体严格遵行
  3. 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
  4. 国家法律相当于党规党纪更严厉

58.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ABCD )能力。

A.深化改革 B.推动发展

C.化解矛盾 D.维护稳定

59.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下列选项中,体现这一基本原则的是。(BD) 

A 各级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 在法律的制定上实行少数服从多数 

 C 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大常委会负责 D 在贯彻执行上实行严格的责任制 

60.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宪法实施的决定包括(  BCD  )。

 A 修改宪法 B 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C 设立国家宪法日 D 完善宪法的解释程序机制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范晓萍发布于:2017-05-04 21:10:21

60.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宪法实施的决定包括(  BCD  )。

 A 修改宪法 B 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C 设立国家宪法日 D 完善宪法的解释程序机制

61.法治精神的内涵包括(ABCD)。

 A 宪法法律的尊严高于一切   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一切组织机构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   D 立法要发扬民主

62.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点:(ABCD)

A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B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

C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

D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63.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的机遇(   ABCD    )

A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

B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

C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

D新常态下,中国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64.在生产方式上,实行双资源优化组合,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节约利用物质资源,形成在科技进步基础上的(  B D )并重的产业结构。

 A、环境友好性 B、资本密集型 C、市场导向性 D、劳动密集型  

65.坚持( AC )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A、保护环境 B、保护资源 C、节约资源 D、提高效率  

66.以下哪些属于生态系统的特征?( AB 

 A、自组织性 B、整体性 C、多样性 D、动态性  

67.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从资源利用的技术层面来看,主要是从那个层面来展开?( ABC 

A、废弃物的无害处理 B、资源高效利用 C、资源的循环利用 D、以上都不是 

  1. 目前我国资源、环境上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体制与机制的不适应造成的,如政府职能的(ABD ),造成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不适应。

 A、“越位” B、“错位” C、“到位”D、“不到位”  

69.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  ABCD     

A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

B突出道德价值的作用

C 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D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红色文化 

三、判断题

1、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没有本质区别。  (错)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上升,这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对)

3、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相结合,是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 (对)

4、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者不可兼得,中国的发展只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错)

5、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一回事。 (错)

6、共同富裕是指全国各地、所有人们同步富裕。  (错)

7、近些年社会矛盾加剧是由于搞了市场经济而带来的。(错)

8、非公有经济是当今中国经济制度的基础。(错)

9、按劳分配和其它分配方式之间是矛盾的。(错)

10、市场经济是对少数人有利的,计划经济是对大多数人有利的。 (错)

11、民主的形式是多样性的,没有统一标准。 (对)

12、民主、自由、人权,核心是民主。   (对)

13、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对)

14、判断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究竟好不好,要从它的基本国情出发来认识,要从它的实践效果来分析。  (对)

15、世界上的民主,都是具体的、相对的,而不是抽象的、绝对的。  (对)

1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国体。   (错)

17、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政体。 (错)

18、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是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 。(错)

19、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对)

20、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对)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    (错)

  1. 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 (对)

23.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对)

24、毛泽东十分重视文化的作用,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思想。(对)

2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对 )

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  (对)

17、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对()

1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对)

19、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范晓萍发布于:2017-05-04 21:10:54

20.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对)

21.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日就是完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任务之时。  (错)

22.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对)

2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田园牧歌式的社会。  (错)

24、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对)

25、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对)

26、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结果。 (错)

2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对)

28、各级领导干部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错 )

29、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对 )

30、和谐社会是指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关系,与自然无关。  (错)

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对 )

32、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对 )33、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 对 )

34、形成法治信仰的基础在广大民众。(

35、真正意义上的法治是法的统治,不是人的统治。 ()

 36、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37、法治体系等同于法律体系。(错)

38、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对)

39、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的“四位一体”,使生态文明建设提审到前所未有的地位和高度,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迈入了一个社会主义神态文明的新时代。 (错)

40、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民权利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 错 )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