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组对第五组问题讨论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晓轩发布于:2017-04-20 18:14:38

如何在保持新常态的经济增长的前提下,保持社会的稳定和谐?

点赞 (0) 回复
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储婧发布于:2017-04-20 18:17:50

要正确认识新常态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要从思想上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在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放缓了2—3个百分点,经济发展方式也必须摆脱过去那种吃资源饭、环境饭、子孙饭的粗放型模式,转为依靠结构优化、生产率提高、开拓创新型模式。这对于习惯于旧模式的我们来说,是不得不接受的严峻挑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储婧发布于:2017-04-20 18:18:18

我们必须认清形势,主动进行调整。一是发展规划不宜太野心勃勃。二是改革的推进不宜太过激进。三是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效益。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新常态下的机遇,建立起足够的信心。尽管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但中国面临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仍然较有利。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储婧发布于:2017-04-20 18:18:51

通过改革,使我们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趋于现代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成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晓轩发布于:2017-04-20 18:19:00

要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了,提高经济增长水平,完善医疗教育体系以处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乔佩雯发布于:2017-04-20 18:20:26
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转入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诸多重大转变,经济增长将与过去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度基本告别,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乔佩雯发布于:2017-04-20 18:21:05
面对新常态,首要的在于抢抓机遇。我们拥有城镇化的广阔空间、“四化”融合的巨大动力、消费升级的庞大市场、技术创新的突飞猛进,还有远未得到充分发挥的资本潜力、劳动力潜力、土地潜力等等。让这些潜力源源不断地焕发出来,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用“改革红利”赢得“人才红利”、“创新红利”的新机遇。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晓轩发布于:2017-04-20 18:21:27

一是调中求进,把稳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调整来实现持久的、健康的、更长远的发展。二是改中激活,把深化改革、激发活力作为稳定持续发展的最大法宝,跟得上、改得好、改得早,促进发展,形成竞争优势。三是转中促好,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切实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转到转方式上来,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发展动力,实现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保证人民生活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需要。四是变中取胜,把新常态的变化转化为我们争取优势、抢占先机的机遇,在变化中提升河南地位,形成有利态势。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乔佩雯发布于:2017-04-20 18:21:49
第一,要正确认识新常态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要从思想上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放缓了2—3个百分点,经济发展方式也必须摆脱过去那种吃资源饭、环境饭、子孙饭的粗放型模式,转为依靠结构优化、生产率提高、开拓创新型模式。这对于习惯于旧模式的我们来说,是不得不接受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认清形势,主动进行调整。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翰昕发布于:2017-04-20 18:31:32
是的,的确要正确认识新常态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要从思想上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在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放缓了2—3个百分点,经济发展方式也必须摆脱过去那种吃资源饭、环境饭、子孙饭的粗放型模式,转为依靠结构优化、生产率提高、开拓创新型模式。这对于习惯于旧模式的我们来说,是不得不接受的严峻挑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翰昕发布于:2017-04-20 18:31:48
也要看到新常态下的机遇,建立起足够的信心。尽管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但中国面临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仍然较有利。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翰昕发布于:2017-04-20 18:33:10
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转入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诸多重大转变,经济增长将与过去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度基本告别,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李晓轩发布于:2017-04-20 18:34:48

要稳得住。要高度重视稳定工作,确保一方平安。高度重视民生,努力让群众安居乐业、各类群体各得其所,对群众基本生活要兜住底。提升水平、提升质量、提升效能,把事情办好、办实、办快。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周晓悦发布于:2017-04-20 18:41:53
各级党委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善于观大势、谋大事,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干部队伍状况,与时俱进推进领导经济工作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的转变,提升应对复杂形势的能力和水平。一要顶得上。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把干事创业谋发展作为最大的责任,履职尽责、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困难当头敢打硬仗,切实做到勤勉敬业、守土负责。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周晓悦发布于:2017-04-20 18:42:32
二要做得成。要努力做到“三准”:一是中央精神要把准,对中央指明的方向路子要走对走好;二是省情要把准,弄清楚我们现在处在什么进程、什么方位上,当前的任务是什么、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应该干的事情是什么;三是本地本系统的症结问题要把准,搞明白突出问题在什么地方、抓什么能够见效、用什么办法能够解决。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周晓悦发布于:2017-04-20 18:43:01
要努力做到“三专”:一是专题,就是抓住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组成专题小组进行集中研究,真正弄明白;二是专案,就是对每个专题制订专门方案、专门计划,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三是专业,就是抽调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专业人员等组成专业队伍去推动,保证干得成。要力求做到“三聚”。一是聚焦,找准主攻方向,把握好关键重点,不要“散光”;二是聚神,集中精力,踏踏实实做事,不要分心旁骛;三是聚力,统筹资源打歼灭战,办一件成一件,以重点突破来带动全局。通过“三准三专三聚”,提升水平、提升质量、提升效能,把事情办好、办实、办快。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6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乔佩雯发布于:2017-04-20 18:58:18
第二,要更加精心地应对社会矛盾。过去积累的一些矛盾,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会逐步凸显出来,而作为托底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管理手段还相对比较滞后。因此,面对各种社会矛盾我们必须更加精心地应对,以免因小酿大,因局部而失全局。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7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乔佩雯发布于:2017-04-20 18:59:13
第三,要勇于改革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尽管我国经过30多年的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但相对于实际需求,还有很大的改革空间,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做出了总体部署,关键是要加以落实。应对新常态必须向体制改革要红利。要通过改革,使我们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趋于现代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成员。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8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乔佩雯发布于:2017-04-20 18:59:48
第四,要继续挖掘人口红利,创新利用人才红利。尽管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在加重,我国人口红利正在衰减。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通过逐步提高退休年龄、逐步提高劳动参与率、逐步提高总和生育率(如单独二孩政策)等措施,拉长人口红利释放期,减小其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9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乔佩雯发布于:2017-04-20 19:00:16
第五,要以不断改善民生作为我们的政策目标。应对新常态,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经济健康可持续增长,重要的前提是要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方法之一就是要保证在经济发展和推进体制改革时,能够使民生不断得到改善。当然,福利的刚性又从另一个方面要求我们,这种改善必须是渐进和可持续的。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0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祺睿发布于:2017-04-20 19:10:30

首先要靠能源原材料工业支撑增长的传统资源优势在减弱,但交通物流、产业集群等优势在上升。其次是生产要素的成本优势在减弱,但生产要素保障优势并没有丧失。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1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祺睿发布于:2017-04-20 19:11:21

要在新常态下内需不足的矛盾更为突出,但我国投资、消费需求潜力巨大,市场、区位优势日益凸显。还有全球总需求不振,出口拉动减弱,但我国承接产业转移、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机遇依然存在。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2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张祺睿发布于:2017-04-20 19:11:46

然后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不可持续,靠数量扩张和打价格战支撑的低层次竞争模式难以为继,但我省在电子商务、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等方面与先进地区基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最后特别要看到,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为我们在高铁、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方面争取国家支持带来了很大机遇。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3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沈怡发布于:2017-04-20 19:12:35
   第一,要认识新常态。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呈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发生趋势性变化。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4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沈怡发布于:2017-04-20 19:13:22
二是生产要素的成本优势在减弱,但生产要素保障优势并没有丧失。三是新常态下内需不足的矛盾更为突出、动力转换没有完成,但我省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投资、消费需求潜力巨大,市场、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四是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全球总需求不振,出口拉动减弱,但我省承接产业转移、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机遇依然存在,特别是通过转移替代扩大出口份额还有很大空间。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5F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沈怡发布于:2017-04-20 19:14:01
特别要看到,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出台政策措施,为我们提升在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在高铁、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方面争取国家支持带来了很大机遇。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