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事实上早已存在。《汉书?地理志》所载海上交通路线,实为早期的“海上丝绸之路”,当时海船载运的“杂缯”,即各种丝绸。中国丝绸的输出,早在公元前,便已有东海与南海两条起航线。中国南方是南岛人种的发源地。先秦时代称之为百越民族,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民族之一,他们拥有优秀的航海经验和冒险精神,足迹遍及太平洋和印度洋,史前时代起即开始了向远洋迁徙,马达加斯加、夏威夷、新西兰均有分布,其文化间接影响到印度洋沿岸及其岛屿。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发展很快。当时番禺地区已经拥有相当规模、技术水平很高的造船业。先秦南和越国时期岭南地区海上交往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主要的贸易港口有番禺(今广州)和徐闻(今徐闻),由南越王墓出土的文物便是见证。
十五至十八世纪是人类历史上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欧洲人相继进行全球性海上扩张活动,特别是地理大发现,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开辟了世界性海洋贸易新时代。西欧商人的海上扩张,改变了传统海上丝绸之路以和平贸易为基调的特性,商业活动常常伴随着战争硝烟和武装抢劫。
这一时期的明代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已扩展至全球:(1)向西航行的郑和七下西洋:这是明朝政府组织的大规模航海活动,曾到达亚洲、非洲39个国家和地区,这对后来达.伽马开辟欧洲到印度的地方航线,以及对麦哲伦的环球航行,都具有先导作用。(2)向东航行的“广州—拉丁美洲航线”(1575年):由广州启航,经澳门出海,至菲律宾马尼拉港。穿圣贝纳迪诺海峡基进入太平洋,东行到达墨西哥西海岸。这样,开始于汉代的海上丝绸之路,经唐、宋、元日趋发达,迄于明代,达到高峰。郑和远航的成功,标志着海上丝路发展到了极盛时期。
明清两代,由于政府实行海禁政策.其间广州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惟一对外开放的贸易大港,广州海上丝绸大路贸易比唐、宋两代获得更大的发展,形成了空前的全球性大循环贸易,并且一直延续和保持到鸦片战争前夕而不衰。而这在清代的外贸史上也是重要的转折点。进口商品中,鸦片逐渐占据了首位,并从原来的走私演化到合法化。
鸦片战争后,中国海权丧失,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沿海口岸被迫开放,成为西方倾销商品的市场,掠夺中国资源和垄断中国丝、瓷、茶等商品的出口贸易。从此,海上丝路一蹶不振,进入了衰落期。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了整个民国时期,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良好经济关系为构建21世纪海上丝路提供了契机。东盟是中国周边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集团,对中国而言是一支能产生重要影响的地缘政治力量。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迅速,在双方签订《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等一系列合作协议与宣言后,东盟成为首个与中国确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地区性组织,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快速上升。 201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4803.94亿美元,同比增长8.3%,增速较中国整体对外贸易平均增速高出4.9个百分点。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比重达11.16%。
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2012年1月5日,奥巴马会同国防部长帕内塔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在五角大楼举行了记者会,公布美国新军事战略报告——《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国防的优先任务》5。报告提到要加强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存在,这也启动了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外交上,重启与缅甸的交往,拉拢东南亚各国,强调美国在亚太的地位与利益;军事上,从陆战队进驻澳大利亚,到高调组建“空海一体战办公室”;经济上,借檀香山APEC峰会之机,全力推动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计划。美国企图从外交、经济以及军事等各方面组起对中国的新型封锁网。
政治上,发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于巩固中国海权与海岸线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有利于促进南海争端的解决。中国南海暗流涌动,中方与东南亚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有着纷纷扰扰的岛屿领土争端,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中菲黄岩岛争端。中国与南海诸国缺乏政治互信,对当前中国包括经济与军事实力的快速崛起,引起众多东南亚国家的担忧,拉贾·莫汉怀疑印度是否会容许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通过印度洋来实施,因为地缘政治和安全因素太浓7。与东盟各国合作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可以促进双方搁置当前的领土主权争议,而把目光重新投向中国-东盟经济贸易上,为和平解决各方分歧提供了契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进一步完善中国—东盟防长会议机制,就地区安全问题定期举行对话,友好协商妥善处理双方领土分歧和海洋权益问题,加强政治互信,维护双方关系和地区稳定大局,构建21世纪海上丝路有利于中国与东盟各国外交关系的修复与进一步发展,为中国和平崛起重塑和平稳定的环境;另外,中国构建海上丝绸之路有助于在南海建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提高中国在南海地区的话语权;
第三,构建海洋丝路对于中国应对美国重返亚太的再平衡战略,打破美国对中国的海上封锁有着重要意义,当前美国控制着马六甲海峡,而中国70%的石油进口要经过这个关口,一旦美国利用马六甲海峡对中实行能源封锁对中国的能源安全与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目前,缅甸南北向山前带、苏门答腊、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的陆上和海域已发现一系列油气田;作为边缘海盆地的南海、苏禄海、苏位威西海、马古鲁海、班达海和安达曼海等,以及作为陆架海的泰国湾、爪哇海、阿拉弗海上的盆地群,各具其特有的油气赋存条件和良好的 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深入开展,油气远景。
海上丝绸之路虽然一丝绸贸易为开端,但是其意义却远远超过丝绸贸易的范畴。它把世界各地的文明古国如埃及,罗马,希腊,波斯,印度和中国;又把世界的文化发源地如埃及,两河流域,印度,美洲印加和中国连接到了一起,形成一条连接亚,非,欧,美的海上大动脉。这些古代文明经过海上大动脉的相互交流二放出了光彩,给世界各族人民的文化带来了巨大影响。
中国丝绸通过海路外传,最初只是在经济上互通有无,作为商品交换,后来突破了经济范畴时,发展为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乃至人民生活都发生了密切关系,并且带来了深远影响。如果说中国丝绸和其他的创造向外传布都是对人类进步和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那么这些贡献除陆路外,都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完成的。
其政治意义就是历史上中国作为亚洲老大,对邻国不是征服占领,而是友好通商,和谐世界.通过贸易,彼此互惠,共同繁荣.
政治意义:如“丝绸之路”的名称,在这条逾7000公里的长路上,丝绸与同样原产中国的瓷器一样,成为当时一个东亚强盛文明象征。丝绸不仅是丝路上重要的奢侈消费品,也是中国历朝政府的一种有效的政治工具:中国的友好使节出使西域乃至更远的国家时,往往将丝绸作为表示两国友好的有效手段,并且丝绸的西传也少许改变了西方各国对中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