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组讨论
题目:生态文明
我国生态文明历史情况:
中华文明虽然是工业文明的迟到者,但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却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基本一致,从政治社会制度到文化哲学艺术,无不闪烁着生态智慧的光芒。生态伦理思想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这使我们有可能率先反思并超越自文艺复兴以来就主导人类的“物化文明”,成为生态文明的率先响应者。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生态保护的相关律令。如《逸周书》上说:“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因为春天树木刚刚复苏生。什么时候砍伐呢?《周礼》上说:“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除保护生态外,还要避免污染。比如“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把灰尘废物抛弃在街上就要斩手,虽然残酷,但重视环境决不含糊。这种制度,并非统治者的个人自觉,而是中华文明本身的内涵所决定的。以儒释道为中心的中华文明,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的生态伦理思想
现实发展情况: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015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阐明了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理念、原则、目标、实施保障等重要内容,提出要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我国生态文明领域改革作出了顶层设计。
方案分为十个部分,共56条,明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方针,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导向,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改善环境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面临的机遇: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挑战是巨大的。但作为后发国家,我们又具有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经验的优势。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生态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我们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抉择,也是中国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必须认识到,由于生态文明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建构进程,同时,也由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极为艰巨。
解决问题的方法:
加强生态伦理学研究
1、加强生态伦理学研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资源和理论基础。
目前,应用伦理学的诸多学科都涉及到对生态问题的研究,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当代应用伦理学的理论基点。但在各种应用伦理学的理论中,生态伦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最为密切,加强生态伦理学研究,就会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直接的精神资源和理论基础。
生态文明与生态伦理同属于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作为促进人、自然、社会和谐的信念承担。生态文明是文明世界的组成部分,生态的稳定和谐是自然环境的福祉,更是人类自己的福祉。生态伦理将伦理的尺度扩展到自然界,对由社会发展而产生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伦理的思考角度,它是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行动的最根本的价值指导原则。
2、广泛开展生态伦理教育
建设生态文明,教育是关键,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生态伦理教育,普及生态道德知识,逐渐增强公民的生态意识。
2.1、培养亲近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态道德情怀
要行之必先爱之,只有拥有亲近大自然、尊重大自然的道德情怀,才能由内而外塑造良好的生态道德品质。培养亲近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态道德情怀,要求我们拥有热爱大自然的道德情操。我国传统的德育教育包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等道德规范,却鲜有热爱自然的提倡。
2.2、养成善待自然的优良道德行为习惯
善待自然是人类的美德,是一个人有教养的标志。只有具备了亲近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态道德情怀,才能养成善待自然的优良道德行为习惯。
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善待社会。善待自然就是对他人最大的尊敬,就是为他人着想。而善待自然的同时,我们也能得到良好的心境,更有利于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善待自然就是为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创设自然、动物、人和睦相处的景象,体现一个文明国度的开放、包容和进步。
3、 抵制消费主义生活方式
抵制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建立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消费模式
可持续消费是适当的人类消费模式,主要指当代人满足消费需要时不能超过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限制,消费需要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生态平衡,既要求实现资源的最优和永续利用,也要求实现废弃物的最小排放和对环境的最少污染。
3.1、文明消费 文明消费就是要降低人们的物质需求,简朴生活既反对纵欲的奢靡消费,也反对禁欲的自我克制。它是一种有着明确幸福观的、把消费当作手段而非目的的积极生活。
3.2、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是生态消费伦理在实践中的一种表现,其基本思想是指人们在决定是否买某种商品以满足自己的生产、生活需要时,越来越多地增加对环境的考虑,坚持购买和消耗符合环境标准的商品。
在全社会加强生态消费伦理教育,增强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让绿色消费成为消费主流,成为一种时尚,逐渐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新道德之风。这样人们就会通过自己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取向,自觉进行绿色消费,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生态平衡,让绿色笼罩大地,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