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中国古代自汉朝以来,就保留着一个很好的传统,即国家财政和皇室财政分割开来。国家的归国家,皇室的归皇室。两者井水不犯河水。
清朝时期,负责国家财政的机构叫户部,负责皇室财政的机构叫内务府。一般来说,皇帝没钱用了,只能从内务府支取。如果想打户部的主意,多半会吃闭门羹。
1860年,第二次*战争期间,咸丰皇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时,发现行宫多年无人居住打理,早已变得破烂不堪。于是,便派人到户部银库提取20万两银子,打算将行宫修缮一下。结果,负责管理户部银库的总管内务府大臣宝鋆以“国用方亟”为由,直接拒绝了咸丰皇帝的命令。
咸丰皇帝气得吹胡子瞪眼,也只能忍着。
有聪明的皇帝为了用钱方便,往往换着花样给自己赚私房钱。比如,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于1735年继承皇位。乾隆皇帝的父亲雍正皇帝是一个理财小能手,他将康熙皇帝留下的烂摊子收拾得妥妥当当,还极大地提高了国家财政收入。1735年,户部银库存银达到了6000多万两。手里有钱,心里不慌,乾隆皇帝应该说是蛮好过日子的。可是作为一名“花钱小能手”,乾隆皇帝三下两下就把内务府折腾得入不敷出了。乾隆皇帝不好意思向户部银库伸手,只能自己搞创收了。
乾隆皇帝搞创收的方法,无非是3种:内务府官庄、关税盈余、议罪银。
所谓官庄,就是皇帝的地产。在清朝,内务府通过圈占汉人土地、查抄犯罪官吏田产等,拥有了一大片良田沃土。这些土地为内务府源源不断地创造收入。为了让这一笔收入来得更猛一些,乾隆皇帝频繁查抄犯罪官吏的田产。
新疆伊犁有一个锡伯部落,清廷派往管理锡伯部落的领队大臣叫承安。承安没事儿喜欢喝点小酒,以至于老是耽误了处理事务。这种生活上的小枝小节,放在以前连问责都不会有,乾隆皇帝却大动肝火,将他革职抄家,查抄了40.6万亩田产,让内务府的土地从50余万亩猛增到100万亩,几乎翻了一番。仅此一项,内务府每年的地租收入增加到15万两银子。
第二是关税盈余。清朝对外开放的政策,几经变动,到乾隆时期,又变成了“海禁”,只留下广州一口通商。清廷在广州设立海关,是为粤海关。粤海关关税正课的盈余部分(包括关税之外的所有收入),直接递交给内务府,进入了皇帝的荷包。因此,粤海关实际上就是皇帝的私房钱。
乾隆皇帝派遣内务府包衣前往管理粤海关,最大限度地收取“关余”。内务府包衣为了完成乾隆皇帝的任务,往往在关税正课之外,擅增各种苛捐杂税。这样一来,乾隆皇帝的荷包倒是鼓了,老百姓的利益却受到了极大地损害。
第三是议罪银。议罪银是和珅发明的一项制度。1776年4月,和珅被任命为总管内务府大臣。和珅发现内务府入不敷出后,向乾隆皇帝提议,设立“议罪银”。犯罪的官员,向内务府缴纳一笔银子,即可免除或减轻罪行。这一笔银子,就叫议罪银。
乾隆皇帝同意了,且将这一条写进《钦定吏部处分则例》卷四十八条:“官员承问引律不当,将应拟‘斩’、‘绞’人犯错拟‘凌迟’,及应拟‘监候处决’人犯错拟‘立决’者,承审官降一级调用,审转官降一级留任,臬司罚俸一年,督抚罚俸六个月。”
可想而知,官员们都很积极地缴纳议罪银。谁能担保自己一辈子不犯错?他们先存一笔钱在内务府,有朝一日触犯法律即可根据所缴议罪银的多少,有区别地从轻发落。缴得越多,处罚得越轻。
议罪银设立后,银子流水一般进了内务府,乾隆皇帝赚得盆满钵满。
就靠上面这3种办法,乾隆皇帝的内务府相当阔绰,不差钱。据赖慧敏在《乾隆皇帝的荷包》一书中预计,乾隆皇帝在位60年,内务府拥有3座银库:广储司银库、圆明园银库、养心殿造办处银库,估计总收入在8000万两银子以上。
8000万两银子是什么概念呢?大约相当于国家两年的田赋税收。所以,乾隆皇帝才有底气动不动就跑到江南去巡视工作。
【参考资料:《清史稿》《乾隆皇帝的荷包》《清实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