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突如其来地为正处于新年喜庆的华夏大地上,笼上了一层淡淡的阴霾。
但在这场灾难中,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巾帼英雄。
其中,一个首当其冲的苍老面孔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之敬佩和感动,她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院士。 17年前,她曾是抗击非典的核心人物;
17年后,她再次出现在抗击新型肺炎的第一线。
我们不知道还有多少个17年,能留住这些白发暮年的人民英雄。
对于她们来说,国有难,必出战,战必胜。
像李兰娟院士这些医护人员,真的就是我们每个时代的宝藏和英雄。
从“赤脚医生”到“医学狂人”
李兰娟1947年出生于浙江绍兴县夏履镇的夏履桥村,她从小热爱读书并且成绩优异。
但家境贫寒,在老师的帮助下她读完了初中和高中。
在农村长大的李兰娟,经常目睹辛苦劳作的村民,遭受腰背疼痛但无钱治病的情况。
为了能帮乡亲们做点事,毅然去浙江省中医院学习中医针灸技术。
高中毕业后,她回到乡里做代课老师,成为了一名“赤脚医生”。
全村400多户,无论谁家有人生病她都会风雨无阻、披星戴月地上门诊治。
据说村里还流传这样的歌谣:
“李医生,活菩萨,好人有好报!”
这段经历对李兰娟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此,她心里埋下一颗“治病救人”的种子。
两年后,她被推荐到浙江医科大学读书,毕业后分配到浙大一附院工作,开始了“医学狂人”的生涯。
医学狂人有多狂?
用李兰娟自己的话说:
“我在实验室讨论问题,弄到半夜一两点是常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缺乏治疗手段,高达80%病死率的重型肝炎,令人谈“肝”色变。
而第一个站出来的,正是李兰娟。
这是她刚毕业没多久就面对的第一个难题,回忆当年,她说:
“当初,我们工作的114重病室似乎是被施了魔咒一样,进去的人很少能出来。”
她眼睁睁看着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进院不到10天,黄胆迅速上升,消化道大出血,鲜血淋淋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面对有肝衰竭的病人家属跪在她面前,恳求救治患者,她却束手无策的痛苦。
于是,不甘心的李兰娟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重型肝炎治疗这一难题中。
1986年李兰娟在我国率先开始了人工肝研究,经过不懈的努力,李兰娟院士带领团队创建了独特有效的李氏人工肝系统(Li-ALS)。
治疗重型肝炎获重大突破,使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治愈好转率从11.9%上升到78.9%,开辟了重型肝炎肝衰竭治疗新途径。
从当初谈“肝”色变的第一肝病大国到现在,李兰娟院士以一己之力挽救了成千上万中国人的生命,让肝病可预防,可治疗,可控制。
她的手中虽然没有钢枪,但李兰娟院士仍像一个战士一样,将病毒拒于国门外,守护着国民的生命安全。
从肝炎到肺炎,
危险的地方都有她的身影
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浙江大学教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李兰娟院士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就已经第一时间奔赴武汉。
此后,一直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李兰娟院士曾多次表示:
“我个人已经向国家提出来了,我可以带队去支援武汉。”
1月28日-29日,央视《新闻1+1》栏目连线李兰娟院士分析疫情,并展示了她这两日的工作轨迹:
28日晚指导手术,抢救一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29日上午,正常出诊;
中午,和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讨论治疗方案;
晚上,参加浙江省关于新冠肺炎的临床救治体系研讨会。
疫情就是命令,为了抢救危重患者 ,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医生们不分昼夜,通宵达旦地开展抢救工作,这其实只是李院士这两天工作中的一小部分内容。
2月1日下午,年逾七旬的李兰娟院士再度出征武汉!
李院士说:
“当前抗新冠病进入关键期,危重症病人抢救关键,浙江在抗击H7N9时,总结了一套经验。
这次,浙江的危重症病人救治时,也用上了人工肝技术。浙江的经验应该应用到全国。
这次去武汉,我们会把四扛二平衡这一套浙江经验带过去,希望武汉的危重症病人得到救治。”
李院士看到武汉确诊人数增加,向国家卫健委请示,要求去武汉。
李兰娟表示,这次去打算长期奋斗,自己也没有考虑什么时候回来。
“至于到了武汉后去哪个医院,听从安排,但我自己希望到金银潭医院。”
已然年逾古稀,但身处一线,抗击疫病之时,又仿佛仍是当年那个走遍十里八乡,造福群众百姓的白衣少女。
夫妻伉俪情深,院士情侣令人艳羡
图为李兰娟院士的朋友圈
她说:“今天我轻松了,可以不烧年夜饭了,由郑院士替代,手术刀改厨刀。”
里面提到的郑院士,就是她的丈夫郑树森院士。
他们俩一位是传染病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一位是多器官联合移植事业的开拓者。
李兰娟和丈夫郑树森,是我国科学界少数的几对院士夫妻中的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