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九届五中全会的了解

用户头像
来自武夷学院-张玮发布于:2020-12-24 16:42:49

说说你对十九届五中全会的了解

点赞 (0) 回复
1F 用户头像
来自武夷学院-张玮发布于:2020-12-24 16:44:03

全会充分肯定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并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F 用户头像
来自武夷学院-宋毅发布于:2020-12-25 13:02:01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F 用户头像
来自武夷学院-郑怡晴发布于:2020-12-25 13:03:35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4F 用户头像
来自武夷学院-张东华发布于:2020-12-25 13:10:33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5F 用户头像
来自武夷学院-杨睿发布于:2020-12-25 13:11:46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6F 用户头像
来自武夷学院-张新发布于:2020-12-25 13:15:31
全会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这就是: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 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这就是: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国家行政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迈出重大步伐。 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全会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进能源革命,加快数字化发展。 全会提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 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要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全会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要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全会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全会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全会提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贸易创新发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全会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全会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要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全会提出,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贯彻习*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确保二〇二七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要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推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协调发展,优化国防科技工业布局,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7F 用户头像
来自武夷学院-黄晓雯发布于:2020-12-25 13:43:17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8F 用户头像
来自武夷学院-白嘉莹发布于:2020-12-25 14:23:59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9F 用户头像
来自武夷学院-李弘毅发布于:2020-12-25 14:24:31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0F 用户头像
来自武夷学院-廖玉芳发布于:2020-12-25 15:40:30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1F 用户头像
来自武夷学院-范陈熠发布于:2020-12-25 15:55:25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2F 用户头像
来自武夷学院-吴晨阳发布于:2020-12-25 16:39:27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3F 用户头像
来自武夷学院-陈江至发布于:2020-12-25 19:34:18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4F 用户头像
来自武夷学院-吕秋陶发布于:2020-12-25 19:39:44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5F 用户头像
来自武夷学院-郭嘉豪发布于:2020-12-25 20:16:24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6F 用户头像
来自武夷学院-王裕轩发布于:2020-12-25 20:19:55
耗!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7F 用户头像
来自武夷学院-黄瑜发布于:2020-12-25 20:29:33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8F 用户头像
来自武夷学院-李彬澜发布于:2020-12-25 20:40:51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9F 用户头像
来自武夷学院-王雨洋发布于:2020-12-25 22:01:15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0F 用户头像
来自武夷学院-游海阳发布于:2020-12-25 22:18:03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1F 用户头像
来自武夷学院-游海阳发布于:2020-12-25 22:20:11
不错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2F 用户头像
来自武夷学院-黄雪芬发布于:2020-12-25 22:54:43
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胜性成就,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以及“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3F 用户头像
来自武夷学院-杨阳发布于:2020-12-25 23:02:02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4F 用户头像
来自武夷学院-周娇发布于:2020-12-26 08:43:15
优秀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5F 用户头像
来自武夷学院-林兴钧发布于:2020-12-26 15:27:39
了解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6F 用户头像
来自武夷学院-童莉莉发布于:2020-12-26 18:42:20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7F 用户头像
来自武夷学院-陈国阳发布于:2020-12-26 22:40:25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8F 用户头像
来自武夷学院-张捷发布于:2020-12-27 06:40:3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29F 用户头像
来自武夷学院-王嘉伟发布于:2020-12-27 14:01:19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30F 用户头像
来自武夷学院-黄颖仪发布于:2020-12-27 14:29:53
加载更多
点击图片
取消
回复
1 2 3
GO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