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普及程度调研报告
一.调查时间
2020.12.04-2020.12.14
二.调查地点
吾悦广场
三.调查对象
吾悦广场路人(成年人,青少年)
四.调查形式
口头采访与问卷调查
五.调查背景
从1986年开始,我国连续实施了7个五年全民普法规划。从“一五”到“七五”,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和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得到逐步提高。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在全体公民中普及宪法、法律知识,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重要部署,对法治宣传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是今后法治宣传教育的方向,也是基本遵循。
回首过去,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得到深入宣传,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依法治国具有基础性、保障性作用。
六.调查目的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只有良法深入人心才能发挥其最大的社会效用,只有普法工作到位,法律才不会被束之高阁。回顾人类杜会向又明进步的步履艰辛,自从摆脱了简单的动物生活,开始用双手去创造性的劳动,用人类特有的灵性去思考以后,我们人类在不断改造客观世界,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人类的主观世界,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维系一-定社会秩序的精神规范,更创造了博大精深,义理精微的法制制度。这些法律制度并非腾空出世,它们来于生活,而且又真实地反映现实,普遍存在于我们周围。
法治建设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编纂民法典,制定慈善法、反家庭暴力法,修改完善环境保护法、食品安全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用法治来规范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实现“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大幅减少行政审批事项,非行政许可审批彻底终结,规范行政权力,确保“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一批保障人民根本利益、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法律法规陆续出台,立法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法治政府公信力、执行力持续提升,全民法治观念切实增强。
法律的进步,法制的完善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它离我们并不是遥不可及。当代社会,法律法规已经较为健全,近年来,国家完善或颁布了一项项法律法规,如: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的《新森林法》、自2021年1月1日施行的《民法典》。目前我国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制观念也应该深入人民群众的心中,但是有些公民如农民,老人,小孩,以及一些青年人的法律知识还是比较匮乏的,法律意识淡薄,甚至有人知法犯法,中国式过马路随处可见,逃税漏税也时有发生,反腐行动中查获的贪官污吏更是不计其数。对此,我们想进行一次关于公民法律知识普及程度的调查,看看公民对于法律知识及法律意识的情况。法律的普及势在必行.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和决定因素。
七.调查步骤
1、确立调查主题为:公民法律普及程度调查
2、大致规划安排好调查实施
3、整理出调查问卷
4、利用休息时间,将问卷打印出来,并随机对吾悦广场行人发放问卷,并及时收回
5.利用QQ、微信等聊天软件,在网络上随机抽选20名网民发放调查问卷,并及时收回
6.整理收回的问卷,汇总、分析数据,提出建议,做出总结
7.整理调查结果,撰写此次的调查报告
八.调查分析
1、回收整理实地发放的书面问卷
2、用QQ、微信接受网上发放的问卷
分析数据如下:
(1)
(2)
(3)问卷题目答题数据的分析:
因1-5题没有正确答案,因个人情况有所不同,故只统计6-15十道题的正确率,如下图所示:
九.调查总结
在本次实践调研中,对于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都保持着相对较高的正确率,说明我国民众的法律基本常识的掌握情况大概还是可以的,人们能够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并且能够以较好的态度对待法律,认识法律并且积极学习法律。但是对于一些实质上或者具体性问题,群众的了解度并不是很乐观,一些法律概念过于空而大,并不能真正的深入人心。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法律制度不断完善,新的法律不断出台,群众需要一定的时间去了解去接受,这就需要社会普法工作的推进,为此我们提出以下两点建议:建立学生志愿者法律援助体系,与各大院校建立技术扶助合作,充分利用大学生自愿,开展一些各个方面的培训。一方面可以利用大学生在校学到的法律知识去援助法律知识匮乏的人群,提高我国公民的法律知识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大学生得到一些实践性的锻炼,改变大学生只会说不会做的局面,可以说这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办法;加大法律宣传度,让法律知识深入到城乡的各个方面,深入人民群众的心中,从而改变部分人群法律知识匮乏,法律意识淡薄的现状,让公民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进而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法律不是国家机构的事,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情,而是我们大家自己的事情。法律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在国家不断的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法治社会的过程中,我们民众也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法律修养,深入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努力地配合法律的实施,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才能不断促进我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引领和规范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明确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发展道路、工作布局、重点任务,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完善立法体制,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趋完善;坚持依宪治国,与时俱进修改宪法,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宪法实施和监督全面加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建立政府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坚定不移推进法治领域改革,依法纠正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件,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也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和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目标任务,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重要部署。前进道路上,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继续将全民普法贯彻到底。
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必须为明天做准备。它必须具备成长的原则。建设好法治中国,就必须让法律的发展根植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一起成长,与时代共同进步。当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照进现实,成为最好的普法教材,法律的力量就会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跟随着每一个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