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腾跃事迹材料
腾跃,男,汉族,27岁,中共党员,武汉大学社会学系2014级博士生。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腾跃主动请缨到位于大山深处的国家级贫困地区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文化志愿活动。期间,他扎根基层,深入乡村,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苦学土家族民俗文化,为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传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他根据实践经验,积极探索创新出了民俗文化传承模式,这对于当今国内各地域的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腾跃同学的先进事迹在当地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被宜昌市委宣传部、文明办评选为了“宜昌楷模”。2017年初,武汉大学授予腾跃“武汉大学研究生楷模”荣誉称号。光明日报、湖北日报等媒体对腾跃的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称赞他为最接地气、最贴近群众的“最土博士”。
开拓思维,做非遗素材收集人
为民俗文化的传承寻找新的出路是腾跃此次文化志愿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资丘镇民俗文化的传承模式较为传统和封闭,这为当地以长阳南曲、山歌、撒叶儿嗬(一种祭祀性歌舞)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传承带来了巨大压力。初到大山,艰苦的生活环境和交通条件让出生于城市的腾跃非常难熬,但身为武大学子,他毅然决定扎根于此,融入这荒凉而又人情味满满的土地与人民。资丘山多人少,村与村、户与户相隔甚远,有时候骑车骑了一两个小时,也没有人家,更没有超市、商店,路上渴了没有水、饿了没有吃的。乡亲们心疼他,每次出门前都在他书包里塞几个柑子和一棵白菜,解渴、补充能量。就这样,他靠一口白菜梆子、一口柑子骑行于清江河的两岸。志愿活动期间,他协助民族文化馆完成了对当地民间艺人和民俗艺术的调查走访和归类建档,采取影片、唱片等多媒体形式将当地的文化戏曲、民俗风情记录了下来。同时,他充分调动资源,积极对当地民俗文化进行了多渠道宣传,如为长阳在线网、三峡日报等媒体提供宣传素材、撰写文章数十篇;在杨家桥村村口设立知识橱窗;通过微信群、QQ群等现代化通讯方式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协助宜昌市群艺馆网站“非遗保护”栏目下开设村落民俗文化网页并提供十余部视频、文章和图片素材。
主动学习,做当地民俗传承人
除记录和宣传外,腾跃还跟随当地艺人系统地学习撒叶儿嗬,学习过程中,他根据乐理知识,采取现代的音乐理论记录撒叶儿嗬的鼓点,在舞蹈动作方面,借鉴大众体操的分解动作教学,改变了传统师徒教学模式中不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撒叶儿嗬速成学法。他还将这套速成学法带入学校课堂和村民培训班,以助教的身份参与撒叶儿嗬的教学工作,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博士小师傅”。当地老百姓过白事时,大多以能请到他为荣。为了满足乡亲们的愿望,他常常没日没夜地无偿为乡亲们跳撒叶儿嗬。2016年春节,为深入了解土家过年习俗,腾跃没有回河北老家与父母亲朋团年,而是留在资丘村子里过年。很多老乡诚挚的邀请他去家里过年,民间艺人谢克富夫妇更是待他如亲生儿子一般。得到老乡们的认可,腾跃更加专注的投身文化志愿服务工作中,此后,腾跃协同长阳非遗保护中心、资丘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一起到华中师范大学利用3D动画技术拍摄撒叶儿嗬教学动画短片,此举在湖北地区尚属首创。
探索创新,做文化传承开拓人
根据实践经验,腾跃探索出了村落传承、学校传承相结合的民俗文化创新传承模式,提出了通过精神奖励与物质保证激发传承人传承热情,恢复与重建以示范户为核心的家庭、家族式传承小生态,打造行政地理村(包含文化地理村)特色村落民俗文化品牌,发挥学校传承辅助作用等思路。此外,腾跃还拍摄、制作了一批地区文化戏曲唱片:《长阳南曲》(共4部)、《撒叶儿嗬》(共6部)、《花鼓子》、《吹打乐》、《山歌》;拍摄、制作了三部宜昌民俗风情专题片,《岁时节庆·杀年猪》、《丧葬习俗·游五方、破五方》、《祭祀习俗·叫亡人》。这些成绩得到了文化部科技司以及湖北省社科院等部门专家的充分肯定。
知行合一,做服务社会践行人
身为博士生的腾跃在文化志愿服务过程中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将专业理论付诸实践,将知识化为社会效益。腾跃的工作不仅为资丘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还为国内各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提供了一套可借鉴的创新模式,这是此次文化志愿活动最为重要的意义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在资丘的一年实践经历让腾跃萌生了对撒叶儿嗬的热爱,使他产生了“成为撒叶儿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的强烈愿望,这种传承文化、与时俱进的价值追求尤为可贵。
腾跃同学深入基层、服务社会,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典型。他勇于担当,无私奉献,以资丘发展为己任,向当地政府提出文化扶贫建议;他勤劳朴素,不怕苦累,与当地人民群众建立了深厚友谊,为非物质文化传承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