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要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和法律知识
在学校里,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要开展必要的法制教育课,传授必要的法律常识来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树立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有利于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使在校大学生在学习法律知识的同时,自身的遵纪守法意识也得到强化,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同时,学校定期的组织学生开展安全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消防安全、防盗窃、交通安全、心理安全以及安全规章制度等各方面的教育,通过讲座,让学生能够亲身体会到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2 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
如今的大学生,自理能力相对较差,缺乏必要的独立性,遇到问题和难题喜欢抛给家长或者老师。上海一所重点高校在学生社区开设了一条学生家长热线,可是,开通十几天以来,父母询问的大部分是一些后勤问题:不是代劳孩子出面谈判,就是帮孩子打听些学生本可轻易获知的问题,学校的有关负责人评价说,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部分大学生的独立能力差,另外也说明家长过于溺爱已经长大的孩子。自理能力充分体现了当今大学生的生活观念,身为二十一世纪的当代大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培养自己的自理能力,提高生活的独立性,这样才能提高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意识才能逐渐提高。
2.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从很大程度上说,人际交往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强弱,在当今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很多用人单位关注的焦点,而大学生的交际能力是综合素质里面最为重要的一个。如今九零后的大学生,很多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怎样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缺乏技巧,走上社会和踏入工作岗位以后,就很容易吃亏,其实,这从另一个方面讲,就是自我保护意识的淡薄,等到受到惩罚的那天,才发现为时已晚。所以,一定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踏实做事,谦卑为人,这样才能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免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更好的保护自己。
点赞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