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江西省抚州市,我的老家自古就有“才子之乡”的美誉,明朝时有“朝士半江西”的说法。而近代以来,江西抚州人之中也涌现出了许多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的革命先驱与革命烈士,傅大庆就是其中之一。傅大庆是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人,毕业于当时的江西省立第七中学。“五四运动”时,他与傅烈等人积极参加爱国运动,秘密阅读乡人从北京寄来的《新青年》、《每周评论》等进步刊物。1920年,他经陈独秀介绍到武昌,不久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他与刘少奇、肖劲光等人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在党的带领下参加北伐等多次正义革命斗争。1927年,他随周恩来参加南昌八一*。“八一”南昌*后,受党组织派遣回临川,对农民建国军首领进行团结教育工作,取得成效,受到贺龙的鼓励。1928年起,他积极领导海外华人和当地群众开展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 1931年6月,他以办“洋行”为掩护,负责建立东方局办事处,因叛徒告密,遭英国殖民当局逮捕被引渡回国,先后关押在上海、南京国民党监狱。 抗战爆发后,傅大庆经宋庆龄营救出狱,在周恩来、叶剑英领导下,先后在武汉十八集团军办事处,重庆中共中央南方局军事组工作。不久去延安工作,利用休息时间将德国军事家克劳维茨的名著《战争论》译成中文,送到中央军委,获得好评。1941年6月,他受党中央派遣与妻子杨洁到北平筹建秘密电台,以加强同第三共产国际的联系。1944年7月23日深夜,正当其助手汪青城在架设天线,准备用高级收音机改装成的发报机向莫斯科发报时,埋伏在附近的日本兵破门而入,将汪逮捕,随后傅大庆与杨洁亦遭逮捕。后来,怀孕的杨洁由其父“保外分娩”,逃出虎口,傅大庆则从此下落不明。直到1946年1月,叶剑英代表中共参加军调处执行部来到北平调查此事,才证实傅大庆已在抗战胜利前夕被日本帝国主义残酷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