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诈骗知识宣传

用户头像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董乐明发布于:2020-12-08 20:50:48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各种*现象也成为社会日益突出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分子,将目标转向思想单纯、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生。大学生本身并没有成熟的独立思考和辨识能力,容易受到他人别有用心的欺骗。因此,在面对*的情况时,难以有效作出清晰地判断。所以,为了使大学生熟悉生活中常见的*形式,增强大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现象灵活应对的防范意识,提高大学生各方面自我预防、自我保护、自我应对、自我逃生的能力,开展防*宣传教育。

*主要手段

1.短信*:利用手机短信发送虚假消费提示或中奖提示,诱骗客户交纳手续费或税金,或者诱骗客户拨打假冒的银行服务电话、银联*管理中心、公安部门等部门的咨询电话,套取客户的银行卡、密码等信息进行*。

2.盗用QQ号*:盗用他人QQ号码,用盗用QQ登陆与“他”最信任、最亲近的好友聊天,找各种理由骗取对方通过银行向他付款,进行*。

3.电话*:*分子冒充电话银行自动语音提示提供国内各大银行的电话银行号码和金融服务,客户使用此电话进行查询后,*分子可截取客户的银行卡、密码、身份证等信息,从而盗取客户账户内的资金;或者以公安或银行名义暗示发生了一个可能威胁你人身安全或者客户账户资金安全的紧急情况,诱使客户提供账号和密码行骗。

4.网络交易诱骗:通过互联网网上交易诱骗,开始让你每次投资几百元(如*Q币),对方返回105%,多次以后,当你汇款上千元甚至更多以后,对方就消失了。

5.利用ATM机行骗:通过窃取客户银行卡,骗取密码,盗取客户卡内资金,或者*银行卡窃取客户资金;在客户取款时故意扰乱,致使ATM机暂停服务,并通过“指导”客户操作的方式骗取客户密码,当客户暂时离开时,取走银行卡到其他ATM机上盗取客户资金。

6.投其所好,引诱上钩:—些*分子往往利用被害人急于就业和出国等心理,投其所好,应其所急施展诡计而骗取财物。

7.签订*合同:一些骗子利用高校学生经验少、法律意识差、急于赚钱补贴生活的心理,常以公司名义、真实的身份让学生为其推销产品,事后却不兑现诺言和酬金而使学生上当受骗。有些公司借招聘的名义对一些“无知”学生设置骗局,骗取介绍费、押金、报名费等。

8.借贷为名,骗钱为实:有的骗子利用人们贪图便宜的心理,以高利集资为诱饵,使他人上当受骗。

9.以次充好,恶意行骗:一些骗子利用学生“识货”经验少又苛求物美价廉的特点,上门推销各种产品而使师生上当受骗。更有一些到学生宿舍推销产品的人,一发现室内无人,就会顺手牵羊。

10.博取同情心骗:*分子冒充名校大学生或其他人员,借用手机打电话、银行卡汇款,利用一切机会与大学生拉上关系,述说自己困难,博取同情心,寻机*或行窃。

11、盗取学生信息行骗:骗子搜索到学生个人信息,冒充老师、同学与学生的家人联系,谎称他生病或出车祸,急需用钱,让家长速汇钱来。

点赞 (0) 回复
发布回复
点击图片